第一一六章-《花团锦簇》


    第(1/3)页

    第一一六章

    谭丽娘动作很迅速,当晚和花易岩商量了之后,决定把提亲的日子定在了七月十九日。那天早上,翰林院掌院白院长的夫人一早就到了将军府,同谭丽娘两个人说了几句话后,就拿着写了怀宇生辰八字的庚帖去往苏将军府了。

    这里的苏将军府并不是指苏晨的府邸,而是指苏老将军府。苏家还没分家,祖孙三代都住在苏老将军府中。苏晨的父亲早年战死沙场,母亲缠绵病榻后没多久也去世了,她的婚事自然要由苏老将军做主。

    待白夫人走了没多久,花易岩也要带着怀宇也出门了。白夫人是去内宅见女眷,花易岩却是带怀宇见苏老将军了。同样作为武将,他更能明白苏老将军的心思,他们是不讲究生辰八字这些的,他们更看重人品。不让老将军亲自见见怀宇,这门婚事没那么容易成。就算苏老将军见了,也未必同意,谁让怀宇是个文官呢。

    花易岩没让怀宇穿他的官服,也没让穿谭丽娘给他做的那些“花花缭梢”的衣服,而是单选了一件湖青色长袍,长袍里头是一件袖口紧收的习武衣,脚下是黑色长靴,头发用玉冠簪了,书生气竟收敛了不少,多了几分男人气概。

    花易岩看了之后点点头觉得应该差不多了,于是让人牵了两匹马出来,一黑一白,自己上了黑马,白马留给怀宇,白马青衣,风姿翩翩地往苏府去了。

    花易岩带怀宇去见苏老将军的情形如何,谭丽娘和呦呦不得而知。白夫人回来的倒快,满面笑容地将女方的庚帖交给谭丽娘,“苏老夫人非常爽快,还夸了你家怀宇不少呢。”然后又叹气,“真羡慕姐姐你,儿女教养的都这么好,我们家那几个可愁死我了。”

    白夫人看着谭丽娘谦虚中透着得意的表情,微微遗憾。她是见过怀宇的,仪表堂堂翩翩君子,又是自己夫君手下的官员,刚好长女小了两岁,一直挑挑拣拣没定下人家。前些天才跟丈夫说想找人透透口风,这得亏没有,不然要丢人了。

    庚帖拿回来之后,送到相国寺给主持方丈算过,然后在佛前摆放了两天,又在将军府的祠堂里放了一天,第四天的时候,谭丽娘穿戴一新,在白夫人的陪同下,带着那只紫气东来的镯子到苏将军府亲手给苏晨戴上,过了文定写了聘书,亲事定下来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中秋,怀瑾不在家,中秋节过的都没有意思,一家人围在一起随便吃了顿饭,连月都没赏——傍晚的时候突然阴天了,还起了风,不过没有下雨。

    过完了中秋谭丽娘就开始掐着日子算,算怀瑾还有多长时间到家,等啊等到九九重阳节,只等回了管事带回来的一封信,信里头怀瑾说考完试先不回家了,要在外游历几个月,路线没说,只说会在春节前回来,中间会不定时寄信回来的。

    谭丽娘捏着信想骂人,最后只说了一句“儿大不由娘”,脸色很是失望。

    呦呦倒是觉得挺好,拉着谭丽娘的手劝她,“好男儿志在四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再说不出去碰碰壁吃吃苦,怎么知道家的温馨娘的温柔?到时候他就后悔啦。”

    怀瑾会不会后悔怀宇不知道,不过他看娘倒是被呦呦哄好了,心底也就放下心来,决定换个话题转移下谭丽娘的注意力,“十月初十是太皇太后的千秋,娘,咱们家准备什么呀?”

    今年太皇太后的千秋和往年不同,今年是太皇太后的七十寿辰,古语云:六十花甲七十古稀。七十岁寿辰过完人真的是过一年少一年了,所以皇上决定大办,同时让吐蕃使臣好好领略一下大鸿的繁华实力。

    说起来,大鸿和吐蕃的谈判早就告一段落了,各种割地赔款也都协商好了,皇上甚至还跟他们要了许多吐蕃才有大鸿还没有的种子,可是无论是三皇子还是使臣,没有一个提出要离开。呦呦甚至跟萧沐仁打趣说过,一定是吐蕃三皇子和使臣们喜欢上了大鸿的繁华,舍不得走了。

    话说回来,谭丽娘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从年初开始,我和呦呦两个一起绣了一副千寿图的屏风,到现在还有五六个字就绣好了,我又另外单独做了一双鞋,呦呦说她又做了一道点心?”说着转头看向呦呦。

    呦呦正在桌子上写东西就,是她最新想出来的集中方便面的配方,听到谭丽娘问话就点头,“我让人打了几个寿字、菊花、寿桃的模子,准备做些山药枣泥糕。”她其实想用紫薯来着,可惜这个时代居然没有。

    怀宇点头,“那不用着急,还有一个月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