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花团锦簇》
第(1/3)页
第一五八章
挑完了丫鬟让人下去学规矩了,谷子重新添了茶水点心在炕桌上,见夫人又握了一卷书开始看,就默不作声地退了出去,在门口一边做针线一边等吩咐。
等到谷子出去了,呦呦就把手里的书放下来了。她并没有真的看书,不过是握着一卷书坐着装装样子罢了。她靠在迎枕上,目光却落在厚重的玻璃窗上。
呦呦有一段时间很是好奇,怎么这个世界玻璃这么普遍,不是说一直到了雍正年间玻璃才从西洋传入中国,而且还都是贵族使用的,被普及到普通人家恐怕都要到建国时期了。可是呦呦记得他们在栎阳,住在镇子上的时候西院就是玻璃窗呢,虽然不够透明明亮,但是真的挡风保暖。
不过,不论玻璃是如何进入的大鸿朝,又是如何被普及开的,呦呦才不管那些,她自己有的用就是好的。
现在的呦呦想的不是玻璃的事情,她是透过厚重的玻璃窗看出去,外头的雪已经越来越厚重了,院子里的水缸沿上已经积了差不多一寸厚。若是在冬天的京城,看到这么大的雪,呦呦说不定还要叹一句“瑞雪兆丰年”,可是这里是嘉峪关,现在是三月。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依呦呦看,这嘉峪关也好不到哪里去。
只是这雪越来越大,而且起了风,西北风呼啸着拍打着玻璃,听着就让人心寒。也不知道萧沐仁走的时候穿了多少,会不会冷,估计野外也没什么吃的,带的干粮只能就水咽,水怕是都已经凉了,想想就让人心疼。现在学越下越大了,也不知道返程了没有。这么大的风雪,路上一定不好走。
“谷子!谷子!”呦呦朝外头喊。
谷子立刻撩帘子进来,“诶,夫人,夫人有什么事?”怎么听着语调慌慌张张的。
“去告诉小厨房,热水备着,爷回来说不定要洗洗。”呦呦说着掏出一块怀表看了看时间,才申时,下午三点的光景,因为外头下着雪又刮了风,天色早早就已经暗下来了。
“晚饭等爷回来一起吃,先准备两样热粥去,要一直滚着才好。”等人回来先喝上一碗热粥暖了身子,然后才好吃别的。
谷子一一记下来,表示一会儿就去厨房,然后想了想还是劝了呦呦一句,“夫人还是要按时吃饭才是,不然饿到了爷回来也不会高兴的。”
“再说,再说。一会儿让舅爷不用过来,晚饭直接送去。”呦呦敷衍了两句就挥手让谷子下去了,谷子知道犟不过她,只好先退下去,等到吃晚饭的时候再说。
如此吩咐下去了,呦呦再往外看,雪似乎又大了些,被风吹的左右激荡,时不时还卷起地上的雪花吹出个旋儿。玻璃窗上映出自己的影子,昏昏暗暗,看不清面容。
呦呦转回头看拾起桌上的书接着往下看,却看不安稳,看两行书就瞅一眼窗外,翻一页过去,就张望一下。等到她发现一刻钟过去,书本却仍然只看了两页,最后干脆放了下来,不看书了,改抄写心经。
以前心不定的时候,呦呦就习惯抄写佛教,《心经》和《地藏经》是最常写的两本。
这个习惯是从萧沐仁失踪的消息传来开始养成的。在那之前,呦呦觉得自己只是把萧沐仁当做玩伴,如果成熟一点说,可能主要是当做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也是在那次开始,呦呦才发现自己是在乎萧沐仁的,虽然无法跟家人相比,但是除家人之外,她摸着心底自问,确实萧沐仁的地位最重。
抄写完一遍《心经》又一遍《地藏经》,看看时间已经是申时末酉时初了,外头天早就暗了,就是房里谷子也早就送了灯进来,可是萧沐仁还没有回来。
“外头雪多厚了?”呦呦写完最后一个字,落了笔,看向一旁的谷子。
就是谷子这时候也皱了眉了,“差不多有一尺厚了,比咱们那年去王府的温泉,庄子还厚呢。而且雪不见停,到了晚上怕是越下越大。”
“舅爷那里送饭去了吗?”呦呦突然想起来,自己要等萧沐仁,可是怀瑾还在长身体的时候,不能饿着。
“送去了。”谷子应了一声,“雪一下起来夫人就吩咐过了。”
“哦,对。”呦呦也想了起来,“你去吧小荣子和容妈妈叫来吧。”说着自己挪到炕沿要下地,谷子帮她穿了鞋,又递了白铜手炉给她抱着,等呦呦在厅里榻上安坐了,这才出去叫人。
片刻后容妈妈先到了,她穿着防雪的油衣,在廊下解下来交给小丫头,然后跺跺脚把脚上沾的雪剁掉了,进来外间先烤了会儿火,倒不是她贪暖怕寒,是谷子说的,让她暖一暖在进去,省得带了冷风给呦呦。容妈妈也是头一回听说,想来是京城的习惯。
不大一会儿小荣子也到了,也是除了油衣后扫了脚上的雪,在外间暖了冷风吹过的身子,这才一起往厅里去见呦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