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空印做账的这些府县中,反而有很多都是京城附近的府县,快马往返一两日就可以到的地方,也用空印。 这要说是为了提升行政效率,那确实有点太侮辱人的智商了。 这些官员的任务就是核算清楚所有的数据,核算不清的话,盛太祖也只是让他们回去重新核算。 地方官的任务就是核算这些数据,结果核算了一年,算来算去对不上,竟然还理直气壮? 更离谱的是,这些人为了图省事,直接就自己带着空白账簿来随便填。 拿着前朝的惯例来做本朝的事,还振振有词?这种人被杀一批确实是不冤枉。 其次,这里边有没有被冤杀的官吏呢? 这个无法证实,但多半是有的。 但在这种情况下,本来也很难区分。 因为这个案件的关键在于,空印的操作方式会给整个财政系统带来巨大的漏洞,很容易产生舞弊的行为,而且极难追查。 有多少官吏借用空印敛财?又有多少官吏只是借用空印来省事? 这几乎是一个无法查证的问题。 而对于盛太祖而言,要他相信这些官吏单纯是为了提升效率?那是不可能的。 楚歌也不信。 就像现在的官员,如果提出了一个能提升效率、但明显有着很大可操作空间的说法,普通人会觉得他们是为了提升效率还是为了给自己权力寻租? 这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这件事情要从严从重处理,肯定是没问题的。如果不处理,那么大盛朝后期遇到的严重财政问题,可能到前中期就要出现了。 毕竟捞钱的时候,大家的胃口都是越来越大的。 如果刚开始的时候狠杀一批人,或许还能暂时刹住这个歪风邪气、让它扩散得慢一点;可如果刚开始就无视、纵容、默许,那再过几十年,还不知道这些官吏能凿出多大的空间。 但楚歌也不打算完全照抄盛太祖的办法,因为这件事情背后确实有个很难处理的现实问题。 就是实物税运输过程中必然存在损耗的问题。 空印案之后,地方管理会额外征收耗羡,用耗羡填补损失的数目,这样一来,实际上又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所以,空印案堵住了官吏随意填写账簿的口子,但也没办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大盛朝后期才有将实物税改为统一征收银两,而银两日常使用和熔铸时可能有自然损耗导致数目对不上,又有了火耗归公的说法…… 总之,这件事情在封建社会几乎是无法彻底解决的,但一系列改革下来,至少能在当时起到一些效果,为王朝多延续几十年的国祚。 “以大盛朝初年的情况,将实物税统一改为征收银两肯定是不现实的,毕竟市场经济还没发展到那种程度。强行改的话,很容易出问题。 “更何况盛太祖已经暮年,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前,也推不动这种动辄需要数年才能完成的改革了。 “不过就实物税损耗这一点,倒是可以搞一个简化版的‘耗羡归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