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西行助学-《重生之工业狂潮》
第(1/3)页
围脖网,看似参考了博客的风格,把论坛做成网站。
但博客从去年开始进入华夏,也只是挂在各大网站上,并没有发展起来。
1993年6月,最古老的博客原型——ncsa的“what's new page”网页出现,主要是罗列web上新兴的网站索引,这个页面从93年6月开始,一直更新到1996年6月为止。
1999年,peter merholz以缩略词“blog”来命名博客,成为今天最常用的术语。
从国外博客发展的情况看,许多博主不只是在写网络日记,还经常“开车”。
“开车”也是陈立东发明的网络用语,特指讲黄段子,以及发链接、发动作片资源的行为。
这个年代,歪果仁在网络上开车是非常猛的,基本上都在博客上。
那些博主们把日记写的非常生动,情节描述详细,语言泼辣大胆,如成人小说一般,有时还会发图片上来,让人不敢直视......
以时下国内的环境,博客在华夏不敢走得太远,直到几年后有位“木子美”出来,才掀起了一场波澜。
对这些情况熟知的人猜测,围脖网不用“博客”而是用“围脖”两个字命名,“博主”也被改称“脖主”、大v,大概就是因为陈立东嫌弃国外的博主们没下限。
......
“围脖”网上线后,这个以自身体验为中心的模式,以“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为口号的网站,立刻得到了广大网民的参与。
首先,围脖上的热点新闻与其它网站不同,它开通了留言功能,留言等于评论。
传统媒体有自己专门评论员队伍,而在围脖上,全体网民都是评论员,大家不论贫富贵贱、职位高低,都可以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赞成还是反对全由我心,当然要是开骂的话,就只能显示一连串的星号了。
比如最近围脖转载了人民网强国论坛上的一篇文章《铁路,你究竟怎么了?》,反映一位旅客春节假期过后返岗,在火车站购票时的遭遇。
这篇文章在原网站反应平平,但偏偏在围脖上出现了围观效应,有的网友留言叙述了自己购票的过程和体验,有人开始提出这样或那样的建议和意见。
这个热搜被铁路部门领导看到了,并及时进行了调查处理,结果也在各大网站进行了公布。
人民网的评论员发帖说:网友的热议引起某部门主要领导的重视,这在网络媒体上还是第一次,这再次证明在论坛、围脖上反映社情民意、实施舆论监督的功能,我们愿以此为良好的开端,同鑫浪、佰渡、围脖等网站携手,与广大网友一起共同搞好网上的舆论监督。
人民网可是官网,它对围脖的肯定,为围脖带上了光环。
以往普通百姓的投诉批评或问题反映能够得到领导的重视往往是靠主流媒体,比如《热点追踪》这样的栏目,而围脖网的热搜有成为一个重要阵地的势头。因为,围脖热搜有一个非常公平的机制:它有当日、本周、本月热搜排名,能成为“热搜”的话题,唯一看的就是流量,谁被网友们评议留言多,谁就成为热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