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听了这话,纣王即命宣伯邑考上楼。 伯邑考终见圣言,肘膝而行,俯伏奏曰:“犯臣子伯邑考朝见。” 纣王虽对姬昌有意见,但见伯邑考这般孝心,心里对他还是颇为满意的,因而说道: “姬昌罪大忤君,罪不可赦。” “然今子纳贡为父赎罪,亦可为孝矣。” 伯邑考听了前边半句话,整个心里都是一凉,但听到后头,眼里便又焕发出希望的光芒,启奏道: “犯臣姬昌罪犯忤君,罪无可恕,然陛下赦宥免死,暂居里……臣等举室感陛下天高海阔之洪恩,仰地厚山高之大德!” “今臣等不揣愚陋,昧死上陈,请代父罪。倘荷仁慈,赐以再生,得赦归国,使臣母子等骨肉重完……臣等定万载瞻仰陛下再生之德!” 其言甚恳,其情甚切。 纣王见邑考悲惨为父陈冤,极其恳至。 知是忠臣孝子之言,不胜感动,乃赐其平身。 伯邑考谢恩,立于栏杆之外。 公子如玉,本来好颜色。 如今一看,更是三分柔弱七分刚强。 恰如其适。 “卷去珠。” 妲己在内见伯邑考丰姿都雅,目秀眉清,红齿白,言语温柔,不禁芳心暗动。 乃左右宫人将珠高卷,搭上金钩,走将出来。 纣王见妲己出来,口称:“御妻!今有西伯侯之子伯邑考纳贡,代父赎罪,情实可矜。” 妲己笑说:“妾曾闻西岐伯邑考善能鼓琴,世上无双,人间绝少。” 纣王听爱妃夸赞他人,不禁心里有些泛酸:“御妻如何知道?” 妲己不着痕迹向伯邑考那边看了一眼,旋即向纣王说道:“妾虽女流,幼在深闺,却闻父母传说伯邑考博通音律,鼓琴更精,深知大雅遗音,妾所以得知。 “陛下如不相信,可令伯邑考抚琴一曲,便知深浅。” 扣人家父亲在先。 又命一方诸侯长公子奏乐,何等无礼? 若是女娲宫进香前的纣王定不会允。 但如今纣王久被妖气所惑,已是酒色之徒,一听其言,便令伯邑考叩见妲己。 妲己只说:“闻你善能抚琴,你今试抚一曲何如?” 父亲尚未解救出来,伯邑考哪里有心思抚什么琴,乃奏曰:“娘娘在上,臣闻:父母有疾,为人子者不敢舒衣安食。” “今犯臣父七载羁囚,苦楚万状,臣……何忍蔑视其父,自为喜悦而鼓琴哉?” “况臣心碎如麻,安能宫商节奏,有辱圣聪?” 这等大悲,叫奉御官、宫人等都不禁下泪。 纣王却不甚在意,说道:“娘娘既然想听,你抚就是,果真希奇,寡人赦你父子归国。” 邑考听见此言。大喜谢恩。 纣王旋即传旨取琴一张。 那伯邑考接过琴。 盘膝坐在地上,将琴放在膝上。 十捐尖尖拨动琴弦,抚弄一曲。 “杨柳依依弄晚风,桃花半吐映日红;芳草绵绵铺锦绣,任他车马各西东。” 曲名:风入松。 弹至曲终。 只见音韵幽扬,真如戛玉鸣球,万壑松涛,清婉欲绝。 今人尘襟顿爽,恍如身在瑶池凤阙,而笙簧箫管,檀板讴歌,觉俗气逼人耳。 诚所谓: “此曲祗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便是身为人王的纣王听罢,也是心中大悦,对妲己说道:“真不愧御妻所闻,邑考此曲,可称尽善尽美!” 妲己也是被伯邑考的琴艺惊住,看其的眼神更加不一样,言辞之间自然多夸赞:“伯邑考之琴,天下共闻,今亲睹其人,所闻未尽所见。” 纣王大喜,传旨摘星楼排宴。 彼时,妲己偷睛看伯邑考。 只见:面如满月,手姿俊雅,一表非俗,其风情动人。 又看纣王容貌,虽是帝王之相,但色欲相亏,大是暗昧,不甚动人。 自古佳人爱少年,况妲己乃一妖魅乎? 这一番比较下来,妲己便暗自动了且将伯邑考留在此处的心思。 至于如何行事,她心中亦已有计较。 ——只需假说传授琴艺将人留下,自己乘机挑dou,何不几成就鸾凤,共效于飞之乐? 于是故作惋惜,向纣王感慨:”陛下当赦西伯父子归国,固是陛下浩荡之恩。但邑考琴为天下绝调,今赦之归国,朝歌竟然绝响,殊为可惜!“ 纣王听了,也觉可惜。 不觉也动了将伯邑考留下之意。 但方才话已说出口,朝令夕改岂不有损王颜? 于是叹道:”奈之若何?“ 妲己神秘一笑:“妾有一法,可得两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