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公元188年, 即灵帝中平五年初, 河南尹,雒阳城, 皇城内的未央宫内, 灵帝刘宏正在听着心腹唐周的禀报, 当年唐周背叛太平道,告密汉室, 大汉才不至被打一个措手不及, 太平道也被迫提前起义, 某种程度上, 唐周才算是平定黄巾之乱的大功臣, 不过刘宏也没有亏待唐周, 他将自己组建的谍报机构秘阁交之打理, 作为张角的亲传弟子之一, 唐周的本事不弱, 只是在人才济济的太平道中不受重视罢了。 看着大臣们的奏章, 刘宏问道, “唐周,刘如意的情况如何?” “回禀陛下,他每天在廷尉府受刑,晚上则被送回宗正府养伤,虽然受了不少皮肉之苦,但是暂时没有性命之忧。” 刘宏又问道, “他有交代什么吗?” 拱拱手, 唐周沉声道, “没有,听廷尉刘陶与宗正刘松说,刘如意始终坚称没有谋反之意,他自诩汉室忠良,日夜吟诵诗文,表明决心。” “陛下,小人以为,刘如意的性命不可久留,他活着一日,便对陛下的帝位存在威胁,他在民间与士族心中有很高的名望。” “其诗词歌赋流传甚广,北至朔方,辽东之地,东至青徐二州,南至扬州的会稽吴郡,西至益州巴郡。” “而且刘如意在并州太原建立的酒署可是赚得盆满钵满,商路脉络横纵并州、司隶、徐州、荆州、冀州等地,许多世家大族都与他有往来。” “另外,根据秘阁探子在并州探察的消息,刘如意在太原郡一直积极的招兵买马,他手中拥有雄兵十万之众,兵甲战马不计其数,储粮百万石。” “以上种种可见,刘如意包藏祸心,昭然若揭,陛下切不可妇人之仁,赦免之,是纵虎归山,放龙人海,囚而不杀,则是养虎为患。” 为了蛊惑灵帝刘宏杀了刘如意, 唐周可是下了一番苦功, 不惜长篇大论, 刻意夸大刘如意的潜在威胁。 不过刘宏也不傻, 他知道唐周积极主张杀了刘如意, 主要是因为刘如意与太平道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 作为太平道的大叛徒, 唐周对于一切与太平道有关的事物都要赶尽杀绝,不留后患, 摇了摇头, 刘宏不置可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