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五章:音乐新风向-《文娱图书馆》
第(2/3)页
在他们看来,周放的应对之策无非就是在接下来的日子接连拿出新的歌曲供给天语的歌手,让音乐部扭亏为盈,然而天语的歌手何其多,就更别说其窟窿之大,纵使周放有移山填海之大才,也不可能将其起死回生,待其江郎才尽,便可弃之敝屣。
然而,他们的如意算盘周放心中早已知晓,也确实如他们所想,纵使身负文娱图书馆的周放有着海量的经典好歌,也是不够天语的歌手挥霍的,但周放却从没有想过要拿出哪怕一首经典歌曲来给天语挥霍。
周放作为一个重生者,对于时代脉络的把控,是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无法比拟的,想要重铸天娱音乐部昔日荣光,周放有的是办法,相比拿出无数经典歌曲更好的办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周放看来,这个世界的音乐市场想要重燃,只缺一个创意——接受新事物和守住旧秩序,是人类从古到今两种最重要价值观的直接碰撞。
就拿科技而言,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曾用‘科技三定律’直接讽刺了似魏天宇、蔡长喜、陈小梅这些‘成年人’的保守主义:
其一,任何在你出生时已有的科技,都是世界秩序稀松平常的一部分。
其二,任何在你15—35 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将会是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其三,任何在你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事实上,文化观念亦可套用上述定律:在你出生前的任何东西都是‘土’的;在你青春时遇到的任何东西都是‘经典’的;在你35岁往后看到的任何东西都是‘幼稚’甚至‘反智’的。
就像万物进化始于某个基因的‘不按常理出牌’,人类社会发展也以‘偏离主流’为基础——文明进步的动力,永远是由那些很‘烎’的东西提供燃料。
就像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在《太空漫游》中给人的最大启示:人类这个物种,贯穿上百万年进化始终的唯一优点,不是善良,不是利他,更不是忠诚,而是永不停歇的探索欲望。
所以,如果说‘烎’是一种态度和状态,那么当‘烎’拆解为‘开火’,就成为一种行动,关乎表达,创造与探索。
哪怕是现时所谓正流行的‘佛系’青年内心潜在的欲望,也不过与其在旧秩序中终老,不如一起踏入时代的洪流,接受新事物。
那些创新的事物,是如何诞生的?
在周放看来,最好的答案是:混搭!
经济学家熊彼特曾言,创新就是新的组合,将两样原本不相关的事物混搭在一起。
为现代人所熟知的乔布斯也曾把创新概括为,拥有创造力的人总能看到世间万物的联系,他们把这种联系整合形成新的东西,他自己就将工业艺术与手机联系起来,从而诞生了iPhone。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