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是知道归知道,能不能说,敢不敢说,要不要说,却又成了另一件事情。 毕竟这牵扯到的是真金白银。 “陛下…若在北直隶治下,试行火耗归公的话,恐会在地方引起些风波。”毕自严认真看完所拿公函,心里是很认可的,然嘴上却说道:“臣知道现在直隶巡抚卢象升,正在主持驰道复建,这于朝于民来讲都是好事。 如果说选择在这个时候,去试行火耗归公……” “毕卿的顾忌,朕心里清楚。” 崇祯皇帝摆手打断道:“之所以在地方上,会形成严峻的苛捐杂税,包括以损耗之名盘剥百姓,根子就出在俸禄过少上。 所以在做这件事情时,户部这边要尽快厘清一份各官阶的俸禄细则,合理的增添一些俸禄,叫大明官员不至于连养家糊口都做不到。” 说起来大明的官员队伍,所领取的俸禄是最低的,崇祯皇帝心里清楚,这是太祖高皇帝知晓官员的贪婪,就算给他们再高的俸禄,该贪墨的时候,还是贪墨,该以权谋私时,还是会这般。 不过对崇祯皇帝来讲,他若是想逐步谋改大明,并逐步铲除掉那些弊政,就必须要保护好务实肯干的好官,剔除掉贪赃枉法的罪官。 火耗归公,增加俸禄,吏治新规…… 这是崇祯皇帝打的一套组合拳。 意在用‘火耗归公’作为起点,来逐步整顿吏治,倘若俸禄都给你们增加了,还是私底下贪赃枉法,那抓你,杀你就占据大义了。 有些银子可以省,有些银子不能省,哪怕大明现有财政危机,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但不能省的银子,依旧是不能省。 火耗归公和增加俸禄,这是挂钩推行的新政,想要增加俸禄,就必须贯彻火耗归公,否则这等好事就跟你们没关系。 “这些都是朕的构想,毕卿尽快明确下来。” 见毕自严脸上露出诧异的神情,崇祯皇帝开口道:“不过可以先放出口风,同时以户部的名义,将火耗归公的细则,下发到直隶巡抚衙门。” (本章完) wap. /91/91146/30709950.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