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落武者狩(三)困兽之斗-《春秋最强野心家》


    第(1/3)页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镳镳。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清人”就是清邑之人,这首诗名字就叫《清人》。是说清人戍卒们看上去兵甲齐备、威武雄壮,实际上却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乃是一首讽刺之诗。

    于正作为后世的语文老师,对这首名为《清人》的诗自是熟悉不过,这也是他会想出要来此地落武者狩的原因。

    因为提前知道,这伙溃卒大多数是“清邑之人”,所以只要在他们回乡的目的地前守着,则必定能拦截住他们。更何况他还有谋划,收买了附近的山民小孩,布下这引君入瓮之局。

    作为穿越之人,于正能倚仗得也只有他脑海中那些来自后世的记忆:那些记载着历史大势的文献,那些简单易懂的科技知识。

    渐渐地,他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计划:留在邘邑发展,势必要处处受郑人掣肘,事事不便,不如跳脱出去,谋求从外破局,挽救“邘国”。

    于是在征得国君父亲同意后,他带着自己手下共十人离开了家乡邘邑,言说要去出仕它国。

    而这一趟清邑之旅,便是为了搞些装备。毕竟手下数人多是仆隶(奴隶)出身,不可能自备兵甲,而于正不过国君众多公子中的一个,自也囊中羞涩。

    他们前番数次猎杀落单的甲士,也算顺利,如今众人手中已然有了不少青铜武器。不过这狩猎三人队伍却尚属首次……

    “若要财货,我们身上有的尽可给你。可是这兵甲是我们士人的门庭荣光,如何能给。”三人毫不犹豫地便拒绝了,手中紧握武器做好了一搏生死的准备,以兵甲交换对他们来说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春秋时代,青铜产量本就稀少,又要做礼器(青铜器),又要做兵器,还要做流通的货币(刀币、布币),可说每一两铜都非常珍贵。一柄昂贵的青铜兵器,往往是家族世代传承的,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奴隶是不能佩兵的,只有贵族和国人才能使用青铜兵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