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得的钱币以郑国所铸的布币为主,又有十几枚齐国的刀币和一些零散的青铜块。得益于郑齐两国的初步建立的手工业和较为宽松的商业氛围,两国商人通行列国,将这两国的货币也流通开来。 如今这些铜币的收获,近一半都支付给了这个郑人小孩,足够普通家庭两三年内衣食无忧了。而自己等人,也该进行下一步计划了,于正心中想道。 “以后你便不用再来了,今天是我们最后一次做这事了,修整两日我们就要离开此地了。”于正经此一役没什么精神,怏怏地对着那郑人小孩说道。 那郑人小孩尤自开心地在那数着刚到手的布币呢,只是他不是个真的识数的,数了好久也没数过九,闻得于正等人不想再干的话语,想着这些天轻松到手的货币,惋惜地劝说道: “别啊,这些天咱们不是配合得挺好的嘛。虽然你们现在身上的兵甲都已齐备了,但是再有多余的也可以拿来卖钱嘛。我打听过了,市面上一柄寻常的青铜兵器可是要卖八十到一百布币呢,那是好多好多的粮食。” 计察今日神射,对自己弩术也充满了信心,闻言也出言帮劝道:“是啊,公子,最多我们以后再稳妥一些,只引单个的甲士过来,不像今天这般凶险就是。”计察以为是今天之事过于凶险,让主家心中生了畏惧。 于正转过身来双眼注视着计察,计察已经证明了自己对队伍的重要价值,不但能写会算而且射术不错。因而于正也不想失了他的心,却是神情肃穆地说道:“乡野之人追求重利,而我士族子弟则追求家名功业。你忘了我们出来的目的了吗?” 计察闻言警醒,又看了眼神色清明的西门吉,两相比较下心中有些惭愧,赶忙出言道:“公子说的是,察被财货所迷,无状了。” 西门吉、计察二人的身份和仆杨仆柳等人不同,他们是邘邑中真正士族家的孩子,虽然都不是家中的嫡长子,但平常也有家学,受过正统的士族教育。 与国君有血缘关系的贵族叫做“公族”,与国君没有血缘关系,又世代为官的则叫“士族”。西门家是邘国世代相传的西门守将,而计家则是邘邑世代相传的主计,两家都是邘国有名望的士族之家。 春秋时期,官僚体制采用的还是古老的“世官制”1。即官职由我爷爷那代传给我爸爸,由我爸爸再传给我,如此子孙相传。这是因为此时的教育也仅限在一家之中,家学是此时主要的受教育方式。知识被贵族们相互垄断,而且各家都敝帚自珍,严防死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