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侵攻复土(十七)浚邑招贤-《春秋最强野心家》


    第(2/3)页

    所以,因为这些现实的原因,又加之于正此时还没有自己确实食邑的缘故,所以浚邑的士人们并未派出自己的子侄出仕,却是给于正出了另外的主意,那就是让于正效仿古人“树旗招贤”,吸引那些民间和乡野的人才。

    于是,于正按照三老的建议和此时的古礼,准备了弓旌车乘、还有干旄、干旟、干旌等各类旗帜,将一切仪式感做得很足,组建了一支专门用来招贤的车队。

    干旄(mao),就是以牦牛尾装饰的旗杆,干旟(yu),以鹰雕羽毛装饰的旗杆,干旌(jing),以五彩鸟羽装饰的旗杆。干旄、干旟、干旌等三类旗帜树于车后,可以显示出威仪与庄重,凸显招贤的诚意。

    这是古礼,虽然于正看着很奇怪,但还是一一遵从了。

    于正命人遍搜府库,好不容易才收集到这几样稀奇古怪的玩意,总算完成了三面旗帜的装饰。便让手下驾着插有三面招贤旗的车队,来回奔驰于浚邑城中。车上有人击鼓,有人鸣锣,可谓声势浩大,国庶们争相前来观看。

    车上还备有一声音嘹亮之人,对着围观众人高声唱道:

    “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贤才;

    今戎狄退散,疆域重复;大夫招贤,同谋国事;

    虽布衣之人,尤可登于高位,求贤若渴之心,不使野有遗漏。”

    这是说,卫国恢复了,有才能的卫人赶紧来我这出仕吧,我们共谋大业,即使你是乡野之人,我也不会嫌弃你的出身。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大张旗鼓,却还是观者甚众,真正应募者却寥寥。

    最后,连于正都亲自上阵了,他穿上华服,登于戎车之上,亲自宣讲。又将赏格不断提升,凡应募被取中为“士”者,皆赏黄铜百金、丝绸十匹、良马四匹、车一乘、奴仆五人。

    瞬间就让你体会到贵族阶级车马奴仆一应俱全的待遇,不可谓不丰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