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可是一招狠棋,明确了于正小宗身份后,他就失去了继承的权利,今后只是邘氏在卫国的小宗而已。即便将来邘成身故,国君之位也有大宗邘成的子孙们来继承,却轮不到小宗的头上。 若是将来于正仗着兵强马壮,要以小宗来夺大位,行晋国曲沃代翼一样之事,那也难免世上舆论菲菲,背上个忤逆的名声,需得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洗刷干净。 这样一番行动下来,家臣们自也明白了国君维护嫡长的心思,再有什么想法也收敛了不少,纷纷再次向太子邘成靠拢。国君见此也很得意,自己成功避免了邘邑的分裂风波。 至于之前,随着使团投效到于正手下的那些士族后辈,也就决定不再追究了,毕竟只是十来个年轻人,若是没有家族的后续援助,能济什么大事。 当然,这一切,远在黑山的于正是不知道的,他还颇有兴致地接待了这些邘邑的年轻人。其中,西门家和计家也再次加大了对于正的投资,分别又派来了两位年轻子侄。 “启禀主君,这是我二叔家的儿子,我的四弟计侨,今年十六岁,通文墨,懂算法,乃是我计家的麒麟儿。”计察颇有荣焉地介绍道。 “好,计侨,你就跟着计察好好学习,等将来立了功劳我再收你为家臣。这是我黑山的规矩,无功不赏,你可有异议。” 于正坐于主位上提点着年轻的后辈,为他们安排各自的职司。本是个走过场的环节,结果这个叫计侨的年轻人还真的有“异议”。 “启禀主君,侨这几日在黑山四处闲逛,感觉黑山之上风俗大异邘邑,虽然黑山新立,但民众皆有欢悦之色,一切欣欣向荣。侨好奇其因,这几日四处探查,终于在祭祀广场找到了答案。那六尊刑鼎,虽有违先王礼制,但能察民情、辨错失,使民有所归。所以侨愿随着监察司的樊围学习,将来也成为一个体察民情,为民伸冤之人。” 计侨这人年纪虽不大,倒是很有自己的主见。见此,于正倒也并无不可,只有一旁被驳了的计察神色有些难看。 “便如你所愿。”于正答应下来,年轻人有职业理想是好事,需要鼓励。 “谢过主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