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齐楚纷争(二)先朝霸主-《春秋最强野心家》


    第(2/3)页

    二来,朝歌城作为殷商的故都以及卫国建国以来的首都,其城池高耸防卫森严,要拿下此城必然是一番苦战。三家此次也有不少伤亡,对于收获已然满足,因而皆无意愿再去朝歌苦战。

    于是,于正率先开拔,带着军队往共邑进发。只要拿下了百泉邑、共邑两地,于正南下郑国就彻底打开了门户,所以他对此地是势在必得。

    一路上,各国的情报仍通过情报司的运作不断汇总到于正的案前,让他对天下大势有着更清晰的了解。

    最近还真发生了几件国际大事:

    一是南方的徐国出兵讨伐了舒国,历史上谓之“徐人取舒”。

    舒国,偃姓,大致在今安徽六安市舒城县,从舒城县到巢湖市居巢区、庐江县(古称舒县)一带。(后世舒姓的始祖国。)

    徐国,嬴姓,都城为徐城(今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夏禹时,伯益因辅佐治水有功,其子若木被封于徐(今邳州、郯城一带),建徐国。其后,历夏、商、周三代,徐国都是诸侯国之一。

    曾经,西周和徐的战争非常频繁,徐国也参加过以武庚为首的商朝残余贵族针对周朝叛乱,反抗周公的东征。徐驹王起兵攻打周朝更是一直打黄河边,徐人自豪称“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

    周穆王统治时期,贤能的徐偃王嬴诞在位,大行仁义,得到百姓拥护。在这一时期,有32个徐国的邻国向徐朝贡。国力强盛了之后,徐偃王大举进攻周朝首都,差点获胜。周穆王打败徐国以后,封他的子孙为徐子(降侯爵为子爵),继续统治徐国。

    舒国和徐国本来相隔数百里远,一直安然无事,然而因为最近舒国与楚国的关系十分密切,而徐国正积极向中原诸夏倚靠,所以此次徐国对舒国的军事行动基本上算是替中原诸国伐舒。

    舒国本就内部不团结,此次徐国的军事行动倒是进行地非常顺利,舒国一方大败亏输。

    徐国占领舒国后,因为难以控制离自己数百里的舒地,所以利用舒国内部各家的矛盾,分立了舒鲍国、舒龙国、舒庸国、舒蓼国、舒鸠国、舒龚国等小国,称之群舒,实际差不多是一个国家,但结合得比较松散。

    除了徐人取舒外,还有一件关于齐国的大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