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军饷短缺-《大唐奴牙郎》


    第(2/3)页

    李光弼看着周钧,拱手躬身行了一礼,口中郑重说道:“光弼谢过周令史。”

    周钧一愣:“谢我作甚?”

    李光弼:“周令史曾道于都护,言阿波达干以溃部作饵,匿迹东北,某先前心中生疑,只是不信。”

    “都护又令某设伏,光弼略恙不率,心有忿怨。”

    “不料当日,竟如令史所料。战事仅仅过半,那阿波达干就密行于小道,向东北逃匿。”

    “某得幸捕得敌酋,立了大功,却知皆是令史的神机妙算。”

    周钧摆摆手,说道:“能捕得敌酋,凭的是本事,自当是李将军的首功。某只是猜度,算不上什么功劳。”

    李光弼心中感动,只是拱手说道:“周令史高义。”

    周钧自谦了两句,继续做着俘虏阚录的工作,李光弼自愿作陪。

    入了女俘的围栏,周钧见到数十个年龄各异的突厥女子,蜷缩在炭火旁。

    瞧见有男子入栏,突厥女子中有人畏惧后退,有人小声啜泣,也有人目光呆滞、一动不动。

    周钧看了看女俘围栏的情况,不禁点了点头。

    这里的条件,远远要比男俘围栏要好。

    用来遮挡风雪的干草破布,换成了行帐,中间还升起了炭火,以供取暖。

    不过这也是理所当然,在朔方军看来,这些突厥女俘,要比男俘更加具有价值。

    周钧在围栏中转了一圈,一边核对着阚册,一边进行增减修录。

    李光弼等待他阚录完毕,笑着说道:“周令史可知,今早军议,范监军与王都护吵了一架。”

    周钧抬起头来,看向李光弼问道:“为何?”

    李光弼嘿嘿一笑,只是看向了围栏中的女俘。

    周钧瞬间反应了过来,范吉年和王忠嗣这次争吵,八成是为了分配战利品。

    北伐突厥结束后,除去抄没不谈,俘虏要阚册上报,但是上报多少,怎么上报,又是一门学问。

    突厥的首领和贵族们,皆要被拉去长安,过太庙祭祀,行献俘仪式,自然动不得。

    而男性战俘在一般情况下,会被皇帝赐恩,以罪奴之身,在边塞苦寒之地,承担筑城、屯田、开渠、苦力等工作。

    至于女性俘虏这里,处理起来就比较复杂了。

    首先,容貌绝佳、乐律才高的女奴,会被送入教坊之中,作为宫伎进行培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