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筑城-《大唐奴牙郎》


    第(2/3)页

    12公里的城墙是什么概念?

    外周12公里的城池,放在唐朝时的中原地区,已经算是中州以上府城的大小。

    唐朝长安的城墙,东西长约9700余米,南北长约8600余米,周长约36公里,城墙的高度在6到7米。

    它从汉朝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开始施工,经30多万人前后5次修建,至汉惠帝五年九月建成,总共用12年。隋朝和唐朝又在汉长安城的基础上,又是多次加固和扩建,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封常清估算了一番,按照夯土垒砌,再加固增筑的城墙灌注法,12公里长的城墙,即便把高度仅仅修到关所城防的4.7米标准,再加上各种城防布置,最少也需要发动上万役夫,再用时一年半。

    而且,不光是城墙、望楼、瓮城、女墙、覆道等等,还有上水、下水、道路等等工程,建城所用的人力、用时、钱帛和用度,不是焉耆镇所能承受的。

    听了这话,龙尧立和一众焉耆镇官员的态度,大多都转向了质疑。

    周钧听着众人说着意见,也没有反驳。等待声音少了一些,周钧只向龙尧立问了一句话:“焉耆欲开大碛路,历史上两次遭外敌入侵,一次是高昌人和突厥人,另一次是龟兹人和吐蕃人。龙使君,以你之见,倘若历史重演,仅仅修建两处小屯城,能否挡住这两次攻击?”

    龙尧立一愣,思考片刻后,摇了摇头。

    有人此时说道:“即便焉耆镇防不住,不是还有大唐的军队吗?他们不会坐视不理的。”

    周钧:“龟兹距离焉耆有八百里,敌情传至龟兹,大军开拔再增援,需要多少时日?倘若分屯拒敌,怕是唐军还未到,焉耆就已经损失惨重了。”

    龙尧立叹气说道:“在西域之中,焉耆与龟兹本就是世敌。这其中,有历史的缘故,但更多却是利益上的纠葛。大碛路一旦开放,焉耆将会撼动龟兹南北会商的地位。这一点,怕是西域诸多势力都不想看到的。”

    封常清:“商路北线上的龟兹、高昌、伊吾等府,因丝绸之路得利已有多年,粟特人、西域大族在这三地都有置办产业,彼此之间荣辱共休,自然是一致对外,不愿改变。”

    周钧:“正因如此,倘若大碛路重开,焉耆西边是龟兹,北边是高昌,南边是吐蕃,承受的压力和风险极大。扩城增筑只能以最坏情况来设想,不可存有丝毫侥幸之念。”

    龙尧立听罢,点点头,对周钧说道:“周监所言有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