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四处撒网,做个试探-《莫言凉》


    第(3/3)页

    但闻家是太子一党,与博思王天生势不两立。

    以他对父亲的了解,博思王与陛下反目一事,说不定就是他老人家的手笔。

    太子是不成了,但陛下还有那么多的皇子,父亲为何要选择支持博思王?

    说句不中听的话,那不等同于自投罗网么?

    闻敬抬眼看着他:“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闻承宗咬了咬嘴唇,大着胆子道:“儿子不太了解博思王,但他是早已经遭陛下厌弃的皇子,恐怕不容易扶持。

    与其冒这么大的风险,不如选择兴安王,他虽然资质一般,但世子言傅卿是个不错的苗子,陛下也曾多次夸赞。

    再不济宫里还有那么多的小皇子,咱们索性挑个聪明伶俐的好好培养,将来也便于掌控。”

    闻相笑道:“你还是太年轻了,好些事情都没有经历过。

    陛下的心思不是那么容意琢磨的,所以绝不能明着支持某一位皇子。

    当初为父是没得选,所以才被迫成为了太子一党。

    如今这样的情势,咱们必须另辟蹊径四处撒网,这一份奏折只是做一个小小的试探而已。

    为父之所以如此小心,并不是因为奏折里写了什么要紧的内容,而是怕遣词造句不注意引起陛下怀疑。”

    闻承宗越发好奇了:“那您奏折里究竟写了什么?”

    “博思王幼时多蒙太后娘娘照拂,九月十三是她老人家的寿辰,他应该进京贺寿了。”

    闻承宗总算是明白了他的用意。

    父亲一向消息灵通,后宫里自然也安插了不少的耳目。

    想来太后娘娘最近时常念叨博思王,所以他趁机上了这一道奏折。

    若是陛下同意博思王进京贺寿,那就说明对他并没有死心。

    如此一来,父亲讨好了太后,迎合了陛下,也有利于消弭与博思王之间的裂痕,可谓一举三得。

    “父亲……儿子记得博思王曾经是夏太师的学生,若是他做了储君,咱们能争得过夏家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