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廷辩二-《霜刃裁天》
第(2/3)页
胡懋马上接过话荐,说道:“陛下,以老臣多年的经验判断,这张路遥为官多年,岂会在钦差到访之时将烫手的赈灾银藏于自已家中?他如何能做平这本账?十之八九是有人栽脏!除了这笔赈银外,张路遥确有品行不端之处,不过多是些揩油柴米油盐之类的小事,五年时间,已认定的总案值大概是三千两,张路遥自称也回赠过一些老家的土产,只是金额已经无从判定。”
“陈首辅,你怎么看?”姜琮问道。
陈裕心中叫苦连连,心想,如果没有那厨子翻供,大可以将张路遥往准备携银潜逃方向靠,那胡懋所说也就不成立了,现在可就不好办了,大不了只能让陈沿顶罪了:“回陛下,此事确有疑问,还应细查。”
“陛下,请您再过目一下这两份万言书!”姜杉挥一挥手,阶下一名太监快步呈上季晟拼命带来的两份谢表。
姜琮粗略地翻阅了一下谢表,上面尽是密密麻麻的签名和指印,阶下陈党核心之人多是胆战莫名。
姜杉奏道:“这万言谢表共有四份,约八万人,还未来得及按名单核实,张路遥赈灾之时都是用皇家恩典之名,因此受灾民众在脱离险情后均纷纷在这帛书上签字画押,以谢皇恩。之所以只有两份,儿臣怀疑与郊外命案有关,郊外被劫杀之人多来自江陵府,另外在江陵境内也有类似案件,目的应该就是挡住这些谢表送到您手上!”
阶下群臣闻之一阵哗然,这如果真是官员所为,那不仅仅是劫案这么简单了,简直就是欺君罔上的滔天大罪了!
“此外,张路遥还有涉嫌勾结白巾盗的罪名,南直隶巡察佥事龙吟、江陵府同知陈沿是剿匪主办官员,据二人所奏,白巾盗团伙多栖居于祁门山深处,灾情期间,群匪无粮可食,便混迹于江陵府各处赈灾点,张路遥不加甄别,全数收留。此案案发不久前,已经被捕的白巾盗首领被人在武察司狱中救出,明显有内外勾结的嫌疑,张路遥也难脱其咎。龙吟、陈沿两人在张路遥被捕后再次率官兵围剿祁门山中群盗,斩获颇多,被捕之人中有十余人指认张路遥曾接待过他们。”
姜杉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就上面所述也有颇多疑点,据南直隶所奏,半个月之前,祁门山匪巢已经被清剿过一次,且也多有所获,然而半个月不到,那些匪徒难道都是蠢人吗,又回到相同的地方,再被官兵剿一次?还有,两位查案钦差那里都已经接到不少叫冤的状子,多是家人被冤枉成祁门山匪徒!他们多数是有户籍的山中猎户,据说山中平时都很安全,除了官兵进扰,几乎从来没有什么劫案。而张路遥自己供称:他并不管刑捕之事,这次灾民中有人向其状告官兵在山中烧杀劫掠!他还怀疑省里驻军可能为了不想被征调至北境,故意营造祁门山匪患严重的假象,刻意将一些无路可走的江湖人士赶入山中,不定期地征剿!”
陈裕眉头紧皱,低声道:“殿下,兹事体大,不可轻信张路遥亡命之言啊!”
姜杉并不理他,继续从怀中掏出一份折子,道:“这是昨天内阁转呈工部许侍郎从江陵灾县呈来的折子,陈阁老亲自批示再接再厉。许侍郎的条陈大多是说万事进展顺利,百姓因感恩皇室赈灾得力,助他们渡过寒冬,因此自愿固堤、建屋者众,工程可于冬末提前完工,只是最后有几句颇有意味。许侍郎说,百姓抱怨现任代知府要比前任严苛许多,明明祁门山没有匪患,却让他们宵禁数日,还有人向其递状纸,说家人被诬陷成匪盗,望朝廷派员侦办!父皇,这两份折子正好印证了张路遥所供之辞!此事非同小可,臣恳请父皇派锦衣卫邹指挥使亲自督查!”
陈裕心跳顿时加速,直欲跳出胸口,若是那个瘟神出马,世人很少有能顶住酷刑的,真到那时,那可不是断尾求生那么简单了,这一刀不知要切到哪里了。还是低估了姜杉啊,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全数找到金炎纸条上的人名,看来他在南直隶远远不止金炎和张路遥两枚棋子!两个钦差至少有一个肯定是他的人,甚至两人都已被其收买!前几个月他故意步步退让,就是等着今日的迎头一击,让我们根本没有补救的余地!最可恨的是贺齐舟这小贼,莫名其妙插进来,坏了自家的好事,这账一定要算回来!
还好姜琮的答复让陈裕长吁了一口气。姜琮道:“江陵匪患的事,让武察司和监察御史先派人去看看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