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时机-《贫道应个劫》


    第(2/3)页

    老姜还没得意几天,又玩犊子了,羊,猪被强行放生。

    数十座馆阁被查封,连自家也差点被关了号子,亏得宋太公使劲花银子,才把他给捞出来。

    这些时日,刘樵虽在关注姜尚,却也没有再多去交流,以热脸烫冷屁股。

    除了砍柴,卖柴,解决温饱之外,便是去结交新朋友,或者做些有意义的事。

    比如那家邻居闹别扭,去主持个公道,帮着孤寡老人栽庄稼,给寡妇修房门,帮衙门抓盗匪等等,皆做些义事。

    如此这般,过了几个月,不仅乡里乡亲都说好,觉得以前老实的刘娃子变了,就连朝歌城里,也渐渐有了点名声。

    直到这一日,刘樵又扛着柴进城,忽见前面百姓围做一团,不由心下诧异。

    想道:“莫不是又有不公之事,待某上去看看,若能帮忙,也好搭把手…”

    当下把柴丢下,挽起袖子,朝人群里挤去,这些周围百姓,好多也都认识刘樵,或知道他的薄名。

    见他往里挤,知他是个热心肠,便也不恼,反而让开一条通道。

    刘樵刚挤进人群,便有人说道:“这老汉好大口气,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莫非连天都藐为一掌,简直狂妄…”

    抬头一看却是个白面文士,正朝着街里一卦馆嘲讽,四周百姓多不识字,听这文士都了卦馆门上的对联,也纷纷嚷嚷。

    都表示算卦的胡吹大气,袖子不过半尺,如何能装天地(乾坤)。

    葫芦细颈,口不过半寸,如何能装大日和皓月,简直狗屁不通。

    倒是那算命的听外面吵嚷,倒也不慌,经历诸多致命打击的他,早已淡定如水,依旧闭目坐在帷帐后面。

    刘樵一看,不由一乐,这不是姜尚嘛,心下也是欢喜,他来往数月一直在关注姜尚动静。

    也一直在找机会,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

    一个能让姜尚欠他人情,或者他欠姜尚人情的机会。

    欠人情并不可怕,怕的是没有人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