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战略(下)-《三国:汉中祖》


    第(2/3)页

    都督邓艾不仅会种田打仗,而且治理胡人也是一把好手,入武庙的猛人。张嶷在南中十五年,郡泰民安,原本有名无实的越巂郡就是靠他一个人治理好,重归大汉治下。阎宇乃蜀汉南中都督之一,名声功绩仅次于马忠、李恢等人。

    至于王嗣的话,姜维北伐能多次联合西北羌胡,其中多赖王嗣的帮助。其在任间蜀汉北境,胡人无有为乱者,多有降蜀汉。后随姜维北伐中箭而死之时,数千戎夷号呼涕泣,为其送葬,可见其恩义非凡。

    是故,大汉派遣此四人重建朔方三郡,又怎么可能难以成功呢~

    讨论完朔方都督府之事,刘禅沉吟少许,问道:“相父以为杜恕所疏之言如何?”

    诸葛亮捋着胡须,说道:“老臣以为杜恕所言有理,凉州、陇右诸将士当罢,遣数千人守之,士卒闲事由各地都尉操练即可。让各地郡县还之养民,休养生息。于关中推行新政,立轻法,录入隐户为各地户籍。”

    “那以相父之意可选何人任关中三辅太守之职?”刘禅问道。

    诸葛亮从胸口处掏出关中之战封赏的名单,说道:“陛下请看,臣以为可让蜀郡太守张翼改任左冯翊太守,汉中郡太守庞林平迁右扶风太守,武都郡太守杨戏迁汉中太守。”

    诸葛亮给扶风、冯翊安排的太守,一个荆州老臣,一个蜀地能臣,加上刘禅先前封的京兆尹太守颜斐。三人出身不同,资历亦是不同,颇是均衡,这让各地士人也能分享到大汉胜利的果实。

    刘禅摊开奏疏,扫了几眼,说道:“让安平王(刘永)担任武都太守是否可行?”

    刘永乃刘禅二弟,当初刘禅为培养刘永,向诸葛亮争取到偏僻的阴平小郡担任太守,又让干吏辅助。刘永在阴平担任太守,一呆就是六七年之久。其间经历过汶山羌乱,表现还是不错。

    诸葛亮摇着羽扇,评价说道:“安平王居郡无自恃位高而凌人,待胡夷与汉民一视同仁。数年间郡内安康,授民水田之法,夷人多有归附。甚有功绩。让其迁武都太守,继杨戏之位,并无不可。”

    听着诸葛亮如此评价,刘禅也是欣慰地笑了笑,宗室刘永、刘林二人,总算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刘永自己倒也争气,为人谦卑,虽不能说有大才,至少踏实肯干,年少那段北伐运粮的经历看来对他影响颇深。

    “武威太守杜恕?”刘禅看到此处,不由有些惊讶。杜恕寸功未立,诸葛亮便让他担任此职,恐会惹人非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