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大泉钱-《三国:汉中祖》


    第(2/3)页

    在这种独特的领兵制下,这些士卒完全是可以为私人服务。虽然明面上私役不合法,但实际处理上很难分清楚公私。比如朱然万户部曲耕种,可以上缴一部分作为军饷,即便是私役,将领们也可以反驳说是为筹备军费,无懈可击。

    同时东吴的潜规则之下,士兵是可以被子嗣所继承。孙权可以把他人的部曲调拨给其他将领,但却违背规则。在东吴领兵是一种权利,而不代表是一种作战的职责。

    如孙权爱护吕蒙,欲把战死三将的部曲调拨给吕蒙,却被吕蒙以’三人为国事而死,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为理由拒绝了。在三将的子嗣长大之后,吕蒙将部曲还给他们。

    更重要一点,那就是孙氏为了激励士族出战,不论对内或对外的战争,所获得的‘兵’皆由君主与诸将分取,如同后世公司盈利分红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江东那么热衷于打山越,因为山越好打又好抓。凡事硬骨头的山越及其他敌人,所得利益或许会得不偿失,难以激发他们的动力。

    在防御战上,江东士族为了部曲,以及背后的大量利益,自然会拼死作战。毕竟这种独特的部曲制度是被魏、汉这种集权国家所难以容忍的,战败也就意味着家底没了。

    是故,孙权此言直接把是仪干沉默了,是仪总不能说咱们的最大的内贼是以孙姓宗室为首,士族、将军为左右的军功集团吧~

    谢宏沉吟良久,拱手说道:“陛下可知蜀汉直百钱乎?昔日刘备攻克成都,忧军用不足。刘巴进言以铸直百钱,数月之间,府库充实。陛下可效彷此策。”

    顿了顿,谢宏低声继续说道:“陛下,国内蜀钱吴用,将校多用蜀直百钱购买蜀锦。今可用大钱去换取军需,以为北伐之用。”

    孙权眼睛一亮,你们不是不交税嘛,老子印钱去换你们手中的东西,这不就是变向交税嘛?

    “哈哈!”

    孙权喜笑颜开,说道:“谢卿之言,乃忠贞之语也。我大吴为购买军马,军费日增,府库不足为用。若能铸大钱,必能补偿北伐用度,购买战马亦能便宜些许。”

    蜀汉为保证军马的价格,严格控制马匹的输出。导致东吴获取战马的成本较高,而且在交易市场上,不仅是东吴中军是单独买家,还有同属于军队序列的士族、将校。他们为保证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对蜀汉售卖的战马甚是追捧。

    比如一匹能够披甲的优秀战马可以抄到上百万钱以上,让蜀汉可以在东吴境内换取大量的物资。

    对于东吴财政的话,一方面国内存在着大量的私兵隐户,导致大量的赋税收难以上来。而另外一方面,朝廷要供养中军以及大量官吏,提供大量的钱财去购买大汉战马,已是不易。

    在孙权眼里此次若能大泉钱作为补贴,这倒是一件美事。至于百姓如何,他暂时也管不上了。

    捋着胡须,孙权问道:“今当铸多少钱适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