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托孤-《三国:汉中祖》
第(2/3)页
司马懿侧耳相听,说道:“陛下,蜀人两年间起兵两次,皆发十万卒攻我。其国力亦疲,难以久持。而今吴人起兵十万攻蜀,正恰逢时机,此时陛下让东乡公主入蜀,想必蜀人允诺应是不难。只是唯有一事难解。”
大汉打到现在也难顶,一方面,曹魏十万大军在北,随时南下。另外一方面,孙权十万大军步步紧逼,若非襄樊二城挡住,蜀汉早就撤出南阳了。
因此曹魏有欲议和罢军的念头,蜀汉求而不得呢!
“是为何事?”曹叡问道。
司马懿弓着身子,说道:“启禀陛下,蜀与魏两国敌对数十年,今欲和亲乞降,恐怕会使士人非议。”
“非议吗?”曹叡念叨几句,又问道:“以刘禅品性论之,允许两国停战,当有多少概率?”
司马懿沉吟少许,说道:“刘禅能允称帝礼法与孙权,行中分天下,诱其北伐,便知其乃无视礼法之辈。故刘禅允诺东乡公主入国,以和两国边境,颇是可行。”
闻言,曹叡闭上眼,叹息说道:“刘禅有如此心性,朕才不安。自刘禅登基以来,其与诸葛亮亲如父子,权无二分,以礼遇诸葛亮为上,故我大魏无法离间也。”
随着蜀汉进入中原,两国来往沟通变多,曹魏高层也更加详细地知道蜀汉早期的内幕故事。是故当听到刘禅早些年处理过的那些事,这让曹叡愈发对这个对手感到敬佩。
十余年如一日的简朴,后宫嫔妃不至十人,重视农耕,军政大权交予诸葛亮,发全国之力支持北伐。
第一次北伐期间甚至还委曲求全,允许孙权称帝来吸引他出兵,完成第一次的汉吴联盟。这正是这一次北伐,蜀汉成功攻取陇右,从地理上盘活西蜀的局面。接下来攻克凉州,收复关中皆基于陇右之上。
近年来,曹叡不止一次自问自己若是面对刘禅那种局势,自己还能否逆天翻盘吗?
答案是只有一次机会,那就是蜀汉行声东击西之策,佯攻关中,实攻陇右。若是此次失败,而大魏有了戒备,蜀汉将彻底被封锁在益州之内,永不得出也。
但这也是自己第一次判断错误,中了蜀汉的诡计,认为他们的目标是关中,而非陇右。
是故,对于曹叡而言,刘禅若是循规蹈矩之辈,自己到也不用担心。但是看着他简朴的生活,克制权欲信任诸葛亮就知道其所图甚大,非善于之辈。
如果自己还有寿命,必然要在此和他死磕到底,与孙权南北夹击,逼蜀汉退出南阳,封锁其东出之路。
可惜天意不在朕也!
曹叡心中微叹一声,只感觉自己一生荒废,自己虽解决北疆的事务,但却给子孙留下了一个极具危险的蜀汉。
幼主+权臣,希望能如诸葛亮般辅佐刘禅,安定曹魏基业,以待雄主良才出现。
思考间曹叡没有说话,而司马懿也没多言,只是在旁边静静候着,等待曹叡的发话。
沉默许久,曹叡开口说道:“若蜀人趁我国迁都河北之际,举兵进犯,我军当如何对之?”
司马懿凭空笔画,说道:“西守河东,南据叶县,当可遏蜀北上之势。河东有三晋为援,叶县有中原为后,此二地足以挡蜀也。彼时满宠守河东,臣坐叶县,可保我大魏边境安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