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告诉匈奴国,倘若大夏王朝当真与匈奴开战,大金王朝会出面调和,简单交锋,大金不会出面,倘若涉及十二城,大金王朝会援助部分。” “只要大夏王朝不入侵匈奴国真正领土,大金王朝也无法与大夏王朝宣战。” “让他自己做好准备。” 大金皇帝这般说道。 这是他的态度也是他的想法。 两国交战,大金王朝可以出面调和,但也仅仅只是出面调和,告知对方自己在关注即可。 如果真打起来了,不涉及十二城,大金王朝也无法过多援助,换句话来说,大夏王朝也有自己国家面子,总不可能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就当没事吧? 王朝之间也要互相考虑,这是体面问题。 虽然大金王朝是希望大夏王朝发展不起来,可有些事情不能太过,大国之争不能太过于尖锐,必须要慢慢来,想要一下子把对方搞垮,这不可能。 反而会惹来针对。 说句不好听的话,既然我过不下去了,谁搞我我就让谁死。 就是这个心态,谁顶得住? “遵旨。” 老太监开口,应了下来。 紧接着大金皇帝再度开口。 “大金书院如今怎样了?” 大金皇帝询问道。 “回陛下,有苏先生在,一切稳定,我大金才子也多了不少,等到四海诗会之时,必然会大放光彩。” 老太监笑着开口,如此夸赞道。 “四海诗会不算什么,只是诗会罢了,而且大夏有了一个顾锦年,任何诗会只怕都比不过他。” “这次大夏诗会,大金也没有派什么真正的才子前去。” “稷下学宫盛典才是真正重要,告诉苏先生,让他稍稍要加急一些,稷下学宫盛典格外重要,学术之争,文道之争才是大金学子主要的战场。” “诗会?再好也不过是一些旁门左道,学术才是王道。” 大金皇帝神色严肃道。 四海诗会比大夏诗会更加隆重,可在大金皇帝面前,这不算什么东西,儒道最重要的是学术之争,这才是关键。 你会吟诗有什么用?旁门左道之术罢了。 “遵旨。” 老太监开口,紧接着缓缓离开大殿。 待老太监走后。 大金皇帝依旧坐在龙椅上,不知道在沉思什么。 而后大殿外,走来一道身影,是十二皇子,他直接走进。 等入殿后,直接将殿门关闭。 “儿臣叩见父皇。” “愿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是大金十二皇子。 前往大夏参加诗会的十二皇子, “十二,如何评价这个顾锦年?对大金有无威胁?” 大金皇帝语气平静,不过目光却蕴藏着令人敬畏的眼神。 “回父皇,顾锦年此人才华横溢,的确是天下大才,只不过性格比较冲动,毕竟是大夏顶尖的权贵,有些蛮横很正常,整体来说十分聪明,但威胁性不大。” 十二皇子开口,这是他给予顾锦年的评价。 聪明是聪明,有才华也的确没得说,可要说能否给大金带来威胁,十二皇子认为做不到。 大金王朝是东荒第一王朝,区区一个顾锦年算什么? 你要说大夏王朝对大金王朝有威胁,他认。 一个顾锦年不算什么。 最主要的是,这个顾锦年做事冲动,任何一个大人物都不会这样做。 如此心性,极其容易被人找出破绽,算不上是个人物,何况产生威胁? 可此言一出,大金皇帝却不由冷哼一声。 听到自己父皇的冷哼,十二皇子瞬间脸色一变,低下头沉默不语。 等待说教。 “这就是你为何排十二的原因。” “顾锦年乃是大夏镇国公之孙,一个武将世家,培养出一位儒道大才。” “而且你说他做事冲动,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顾锦年明明有如此大才,却隐藏了十几年。”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一个人藏十年不恐怖。” “可十年前顾锦年才多大?不过六七岁而已,他六七岁便知道隐忍,而且一忍便是十年。” “即便是你所有的兄长,哪怕是老大,六七岁的时候,也恨不得彰显自己的才华,更主要的是,这个顾锦年是独子,并非是那种受不公待遇之人。” “如此情况下,他都能隐忍十年,这种心机城府,三大王朝都难找出一个。” 大金皇帝开口,十二皇子认为顾锦年性格冲动。 可大金皇帝对顾锦年的看法,却是截然不同的。 “你说他做事冲动,你自己好好想想,他哪一件事情不是站在道理上?” “江宁郡之难,顾锦年为民伸冤,看似冲动,可实则得到民心。” “孔家偏袒他国,顾锦年为本国读书人出头,不惜得罪,得读书人之心。” “这一次,匈奴和亲,顾锦年强行阻止,再获民心。” “你觉得他冲动,可若你是他敌人,你怎么挑出问题?” 大金皇帝继续开口。 一瞬间,十二皇子神色不由一变。 仔细想想,还真是啊。 看似冲动,可实际上每一次都得到了巨大的好处。 而且每一件事情,都做的天衣无缝,滴水不漏。 假设自己是顾锦年的敌人,还真挑不出毛病。 顾锦年为民伸冤,自己怎么弹劾?弹劾顾锦年不应该为百姓伸冤是吧?还是说弹劾顾锦年以下犯上?僭越规矩?可自己弹劾大夏第一权贵,才是以下犯上?僭越规矩吧。 顾锦年大闹孔家,错在何处?是你孔宇请他过去的啊,又不是顾锦年不请自来。 就算不请自来又能如何? 私闯民宅无非就是囚禁几天,或者缴点银两,可问题是谁敢罚? 这次和亲,那顾锦年更是一点问题都挑不出来,匈奴国是想要窃取大夏国运,换谁都忍受不了。 即便拿不出证据也没用,因为你赌不起,有一丝丝可能性你都赌不起。 “父皇,这是为何啊?” “按理说顾家权势滔天,应当更加低调一点,可这个顾锦年如此冲动,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堪大用,喜欢意气用事,可为什么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如此滴水不漏?” 十二皇子是越想越震撼,越想越觉得古怪,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只能看向自己父皇。 听到自己儿子的询问。 大金皇帝目光在这一刻明亮起来了。 “因为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替大夏皇帝做事。” “无论是否是皇帝授意,每一件事情,他都是跟着皇权。” 大金皇帝道出核心。 一瞬间,十二皇子愣住了。 他也明白了。 是啊,顾锦年做的每一件事情,其实都是皇帝想要做的事情,换句话来说,不管过程如何,结果一定不会有危险。 因为皇帝想看到这个结果。 这理解能力,让十二皇子瞬间呆在原地。 顾锦年在他心中,的的确确就是一个冲动之人,喜欢意气用事。 可现在随着自己父皇点拨一二,他仿佛看清楚顾锦年是个什么人了。 “那父皇,需要想办法压制他吗?” 十二皇子继续问道,这种人如此恐怖,他好奇要不要出手压制? “不。” “你与他见过一面,应当没有结仇对吧?” 大金皇帝问道。 “没有,虽然关系不熟,但还算是互相留下一个好印象。” 十二皇子琢磨了一番,随后给予这个回答。 “好。” “与他深交,请他来大金王朝,给予一切权力,他若有什么事相求你,只要不涉及国之机密,都可以协助。” “你若是打压他,反而会让他痛恨大金,全心全意辅佐大夏,可若是以大礼相待。” “一来,他与朝堂发生矛盾,会念其大金。” “二来,大夏若知晓,也会提防与打压。” “三来,关键时刻,可以设计,让他不得不背叛大夏王朝。” “无论进退,大金王朝都不会有任何损失,明白吗?” 大金皇帝开口,这是他的想法。 不打压顾锦年,而是要与顾锦年建立友好关系,毕竟顾锦年早晚要进朝堂,等到了朝堂后,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吧? 这个时候,顾锦年就一定会想大金王朝,倘若顾锦年当真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一肚子委屈,真有可能将这等大才挖过来。 即便不发生这种事情,大金王朝与他关系甚好,想想看啊,大夏第一权贵,与其他国家皇子关系亲密无间,皇帝坐得住吗? 坐不住。 坐不住的结果是什么?那就是会打压,离心离德之下,再加上顾家势力强大,就容易发生极端的事情。 顾家被灭了,大金王朝赚。 顾家没被灭,却遭到大祸,顾锦年跑来大金,大金王朝更赚。 倘若什么都不发生,双方关系好,顾锦年也不好意思针对大金王朝吧? 亦或者多多少少会留点情面吧? 如此一来,大金王朝只有赚,没有亏。 刹那间,十二皇子恍然大悟。 “儿臣明白了,父皇当真英明。” 十二皇子开口,满是喜悦道。 “这件事情好好去做,直接向朕汇报即可。” “若此事处理好了,等过些年,朕会让礼部为你忙活封王之事。” 大金皇帝出声,让十二皇子去做这件事情。 同时也许诺了王位。 这下子,十二皇子不由大喜,他是十二皇子,皇位不可能轮到他,他也没有任何想法。 但封王则是他梦寐以求的。 大金王朝,皇子不一定能封王,能封王者虽然比不过皇帝,可未来也是一方的土皇帝,总比以后待在国都内,被圈养着好吧? “谢父皇。” 十二皇子跪下叩拜,言语之间,激动万分。 而此时。 扶罗王朝。 大殿当中,两位皇帝左右而立。 左边乃是神罗皇帝,中年左右,没有任何一点衰败迹象,实际上他今年有百岁了。 右边则是扶桑皇帝,是一位女子,依是中年,可却拥有一种风韵,以及一种威严。 满朝文武左右而立,正在争论大夏宣战匈奴,扶罗是否援兵之事。 双方各有意见。 可到最后,神罗皇帝开口了。 “两国交锋,由礼部出面调和,仅调和。” “倘若战争涉及十二城,扶罗暗中援助。” “若涉及内城,扶罗直接宣战大夏。” 神罗皇帝开口,这是他的意思。 皇帝开口了,臣子们沉默了一会,但最终还是没有多说什么。 毕竟匈奴国的确很重要。 如此,这就是两大王朝的态度,几乎一致,但形态就是如此,也不可能有其他方案。 很快。 翌日。 大夏朝堂的事情,隐约被人传了出来。 百官请辞之事,也逐渐传开来了。 毕竟文武百官自昨日入朝后,就再也没有出来,本身就瞒不住,再加上一些宫内传出的一些风言风语,事情一下子引起轩然大波。 太子,秦王,魏王,甚至其他一些王爷也纷纷动身,来到宫中,面见圣上。 请求永盛大帝饶恕百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