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天符帝越说越激动,他仿佛看到了一个盛世王朝在他手中诞生。 若无藩王之患、若无世家之患,何愁大周不兴? 李青心中大为震惊,没有想到天符帝居然从他的那番话中,举一反三直接想出了御史台。 眼前这位皇帝,绝对不简单。 接下来,两人就东厂和御史台的构架进行商讨。 甚至连午膳都直接在乾元殿用。 很快,太阳西落,到了殿试交卷的时候。 大一整天下来,年迈的天符帝丝毫不感疲倦,反而精神抖擞,满脸红光。 “长青今日连献两策,朕心甚悦,朕要大大的赏赐你。现在,先随朕去太安殿。” 两人出了乾元殿,很快就来到了太安殿。 此时考生们皆已交卷,正坐在原位,紧张的等待结果。 四名阅卷大臣,也俯首交替阅览考生的策论。 见天符帝驾到,众人纷纷行礼。 “丞相,考生当中,可有让你眼前一亮的策论?” 天符帝龙行虎步,走到丞相司马眕身前,随手拿出一份考卷阅览起来。 司马眕摇了摇头。 自古以来困恼朝廷的藩王问题,岂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天底下也就出了一个李青。 不知是因为有李青“推恩令”的珠玉在前,还是考生策论真的狗屁不通。 天符帝看了几分考卷,便兴致缺缺的交给四名阅卷大臣审阅。 以往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争,不仅仅是考生们的学问之争,更是世家之争。 天符帝在其中起到调和制衡的作用。 若没有李青横空出世,本次科举的会元当是鲁州文圣世家的孔德祥,状元则是清源王家的王琰。 但李青在会试上的文章,让天符帝拍案叫绝。 早就有扶持寒门的想法,更加坚定。 所以才不顾世家的反应,点了李青为会元。 而现在,即便会引起世家的轩然大波。他也依旧会钦点李青为状元,不会有任何退步和商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