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若君王并无高尚之德行,王道必败而无胜。” 王道之说,李青在孔圣的治国之道中,加入了仁政这个概念。 继承和完善了孔圣的思想。 引得孔嵬眼中精光闪烁,时而激动,时而兴奋。 “王道便是在以德为政的基础上行仁政,长青王道之论,令老夫豁然开朗! 君王德行高尚,王道无败而必胜。君王缺乏德行,王道必败而无胜。” 上千名读书人,还有在场的大儒。 都觉得李青在孔圣以德为政的基础上阐述的王道思想,十分正确,无从反驳。 虽然不满李青不尊礼制,此时却也心悦诚服。 不等司马镜发问,孔嵬抢先问道:“请教长青,何为霸道?” 听到前面帝道和王道的分析,在场众人,越发地认真聆听了起来。 整个国子监广场,一片安静,都静静地等待李青治国之道中的第三种方式。 李青道:“王道以德服人,霸道以力服人。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王道重仁政,以德治国。霸道重律法,以法治国。 王道治国,需君王德行高尚。且教化百姓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需百官同样具有高尚的德行。见效慢,但效果长远。有长治久安之效。 霸道治国,依法治国,用智和力,以利服人,以利诱人,以武力、刑法、权势等手段富国强兵和统治天下,是万民畏法而顺之。 霸道治国,国力提升立竿见影。战时所向披靡,无坚不摧。但霸道致命之处在于不能持久。 一旦利益消失,或律法过于严苛,将导致官员徇私枉法,以权谋私。” 最后,他进行总结。 “天下久安时,以王道治国,施仁政。” “天下大乱之际,以霸道治国,重赏罚。” “遇大仁大义、大智大勇之圣主,王霸并行,以帝道治国。” 三种治国之道说完,在场之人久久不能平息,心中不断的进行回味。 忽然,朱九渊说道:“遇圣主,以帝道治国。遇贤主,天下久安,则以王道治国。此两点,老夫认可。 但天下大乱之际,重赏罚,以霸道治国,岂非导致礼崩乐坏?届时国将不国!” 李青道:“而今天下,有大乱之迹象。离国变法,国力鼎盛。便是霸道治国最好的佐证。 王道霸道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各自发心的起始如何。 一念发动处即是行。 若一念为功利之心,以功利之心为起始强国,方为霸道。 若一念为仁心,以仁心为起始强国,即便行霸道之事,亦是王道。 离国变法,如今陈兵金庭山以南枕戈待旦,对大周虎视眈眈,此为霸道。 我大周腹背受敌,北有妖蛮入侵,南有离国堵截。以守护百姓免遭屠戮之心,行霸道治国提升国力,此为王道。” 朱九渊闻言,大声呵斥:“以仁爱治国,百姓归心。 以律法治国,定有官员谋取私心,导致人心惶惶、国家大乱。 王道便是王道,霸道便是霸道。 霸道粗鄙不堪,如何能与王道之仁爱混为一谈? 如此诡辩,实乃荒谬,简直就是一派胡言!” 朱九渊的话,顿时得到在场不少大儒的支持。 他们骨子里的思想,便是礼制道德,仁爱天下。 依法治国,功利心太重,导致礼崩乐坏。 又岂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李青嗤笑道:“霸道粗鄙,王道空谈说大话。二者均是为国,哪有粗鄙贵贱之分?” 朱九渊瞪大眼睛,怒视李青,“你说道德和仁爱是空谈,是说大话?” 李青这番言论,无异于在玷污和否认孔圣思想。 其余众人,也俱都用危险的眼神看着李青。 大有一言不合,便要拔剑相向的趋势。 李青一步不退,直视朱九渊,“霸道治国,你们担心律法被官员们用来谋取私心,致使人心惶惶,国家大乱。 可王道治国,那些官员们,便不会有私心吗?他们真的全都仁爱百姓吗? 大周自开国之后,便以王道治国。这数百年来,有多少官员以权谋私,又有多少官员在朝堂之上为了自身利益,进行党派之争。 王道教化万民,教化了这么多年,连为官之人都教化不好,谈何教化百姓? 王道治国不是空谈说大话,又是什么! 治国之道,哪有好坏之分?只有根据君王之能力之德行,根据当今局势进行综合考量。 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岂是你一句仁爱所能挽救? 离国和妖蛮对大周腹背夹击,你能用道德和仁爱,劝说他们退兵吗? 值此关头,不行霸道,莫非要高举礼乐仁爱的大旗,坐等大周亡国不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