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雷兽-《我以古稀觅长生》
第(3/3)页
但由于被火焰巨人缠的太紧,一时间也脱身不得。
焦急之下只能大喊:
“你先去将那人解决,届时这座剑阵以及这头火焰巨人自然不攻自破。”
“我先撑住,你速战速决!”
另外一名锻骨后期闻言迅速点头,舍弃火焰巨人朝萧岭杀去。
看样子两人有可能是方家嫡系,所修功法也都是方家功法。
因为此时两人已经化作一头兽形怪物,兽身人头让人看起来异常恐怖。
大量青黑色的兽皮将整个身体都覆盖在内,且身形呈巨大化兽爪兽趾,以及一条形同钢鞭的长尾。
见到对方舍弃火焰巨人朝自己攻来,萧岭眼中明显出现一丝慌乱。
最后似乎做出某种决定,随即将一盏香炉样式的灵器取出。
口中法决念动,有大片白色火焰自香炉之中爆发,尽数向对方冲击而去。
炽烈的温度瞬间将虚空灼烧得隐隐扭曲,天地陷入一片白昼。
而萧岭在发出这一击之后,整个人都忍不住微微颤抖,脸色更加苍白,一副消耗巨大的模样。
“吼!”
见到纯白火焰袭来,对方嘴里发出一声似人非人的吼叫。
随后只见其身前有黑色雾气呈现,与纯白火焰相互拉扯,然后顶着纯白火焰朝萧岭过去。
“啊!”
不过身后传来的惨叫令对方心神颤动,就连前进的步伐都停在原地。
只见其身后的同伴在剑阵和火焰巨人的攻击之下,瞬间远远倒飞出去。
一路上不断洒下温热的血液,却又在火焰巨人的高温下顷刻蒸发。
且火焰巨人正追着同伴而去,要是不救的话肯定会死在其手下。
见状此人眼神通红,看了萧岭一眼还是决定先救同伴。
同伴受伤严重,要是不救回去不好交代。
他见那名金丹修士已是强弩之末,想必已经没有其他手段可使。
待救下同伴,再击杀对方!
这人实力实在是太过强大,也不知方泽从哪里找到的这种人?
庞大的身形一闪,当即化作一道虹光朝火焰巨人而去。
不过事与愿违,就在他认为萧岭不会再有手段使出的时候,头顶再次传来剑鸣。
不但如此,就连追击同伴的火焰巨人也掉头攻击于他。
“轰!”
双重攻击之下,此人瞬间倒飞出去。
虽未死亡,但显然已经彻底失去战斗力。
精神一松,原本维持在虚空的剑阵灵光一阵闪烁,随后纷纷掉落在地。
而萧岭也不由得跌坐下去,凭着意念让火焰巨人将两人击杀,并且将地上所有的尸体都毁去。
做完一切后,火焰巨人显然也到达了极限。
熊熊燃烧的火焰剧烈颤动几下,随后火焰巨人化作无数火星彻底消失在空中。
亮如白昼的天空重新归于黑暗,只有偶尔闪过天际的银蛇让光明重现。
见到一切尘埃落定,萧岭不由得精神一松整个人气势萎靡,靠在身后一块山石之上。
从储物袋掏出一枚丹药,就要往口中放去。
就在此时虚空有波动一闪而过,雷鸣响起之时萧岭就感觉自身如同被针扎一般痛苦。
同时腰间的木牌连碎三块,一道银白色雷光瞬间将其包裹在内。
“终于等到你了!”
此时萧岭哪里还有那副虚弱萎靡的模样,其脸上尽是兴奋之色。
为了将这头雷兽引诱过来,原本可以轻易解决的战斗应是被他打得艰难无比。
而且怕地上的尸体将雷兽吸引过去,他还特意让火焰巨人毁尸灭迹才消失。
甚至以自身为诱饵,将其诱到身边。
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头雷兽,现在终于得偿所愿,千万不能让它逃了。
只听萧岭一声大笑,现场情况突变。
无数藤蔓瞬间升起,形成一个囚笼将整团银光包裹在内。
同时法宝长鞭出现在萧岭手中,心念一动便将银光之中的东西死死缠绕。
大量尖刺瞬间刺入银光之中,无数阴气随即注入。
为了防止发生意外,身前清光一闪一个小鼓出现在他的手中。
“冬,冬,冬……”
一连敲击几声,鼓声回荡在整个囚笼内部。
就连他自己都觉得气血翻腾,更不要说处于银光之中的雷兽。
只见囚笼内突然银光大亮,甚至透过藤蔓缝隙散发出来。
一道异常怪异的兽吼声响起,声音中充满惊慌。
囚笼内鼓声还在一声一声继续,体内沸腾的血液几乎有种冲出身体的感觉。
此时萧岭也在苦苦忍受,但为了不放跑雷兽,此举也是无奈。
用其他方法不一定对雷兽有效,而且囚笼内地势狭隘不好发挥。
要是放跑雷兽,之前所做一切都前功尽弃。
而且他相信这头雷兽肯定没有他坚持的久,因为乌鬼藤已经晋级六级灵植,释放的阴气威力更大。
想必这头雷兽,很快就会在鼓声与阴气的双重攻击下失去知觉。
果然,在双重攻击之下雷兽并未坚持太久,很快便昏厥过去。
遍布整个囚笼的银色光芒也逐渐消失直至陷入黑暗,见状萧岭这才将小鼓收起。
为了保险起见乌鬼藤的阴气一直都保持着注入状态,就是为了确保雷兽不是装的。
出现在萧岭眼中的是一只体型不是很大的生物,有点类似于猴子的感觉,但表面差距又挺大。
且通体银色,毛发旺盛根根如针般纤细,即便处于昏厥之中毛发上也有丝丝雷光闪烁。
手中清光一闪,雷剑瞬间出现在他的手中。
对准雷兽胸前,然后毫不犹豫一件刺下。
处于昏厥之中的雷兽身体剧烈颤动,随着时间流逝颤抖终于停止。
确定雷兽彻底死去,萧岭这才松了一口气,也不枉他费尽心思,总算是得到了。
将雷兽放入储物戒中,收拾一番随后收起地上所有人的储物袋,身形一闪化作水雾瞬间消失。
他虽未受伤,但消耗的确很大,这并不是装的。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