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我有预感(求月票)-《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第(1/3)页

    军屯的模式是朱元璋为了不让军费的负担增加到老百姓身上而设立的。

    但是如今已经不实用了。

    高额的工资以及充分的福利保障可以让一个士兵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即使没有了土地,仍然可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

    要知道,那些屯田,很大一部分是被军营里的长官和当地豪绅所侵占的,并不是说士兵可以完全获得其中的利益。

    把这些清查出来的田地,一部分作为农田,    一部分作为官方田产,这样还可以利用这部分土地产出的粮食作为调控市场粮价的一种手段。

    去岁萧升带来了很多的高产粮食种子,又在徐光启等人的带领下,普及了先进的农耕技术,生产出大量的耕作工具。

    虽然现在仍旧天灾不断,但是依靠着水利设施和高产作物,在崇祯元年秋季还是收获了大量的粮食。

    这些粮食就是保障。

    让士兵脱产成为纯粹的军人之后,    就是让官僚脱产,成为纯粹的官员。

    等到把军队改革完成,    就是对官僚动手的时候。

    他们现在仍旧占有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迟早是要收归到国家手里的。

    现在才是崇祯二年,朱由检并不着急对这些士大夫动手,他们根深蒂固,不能贸然行动。

    儒林雅士阁建立起来之后,就可以慢慢地掌控这些人,等到时机成熟,一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对于军队,必须要快刀斩乱麻,从崇祯二年开始,到崇祯三年年末,两年的时间,要彻底地完成对全国士兵的重新部署,以此来获得稳定的外部环境。

    只要掌握了绝对的兵权,    再对内部改革,    就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给官员和士兵涨工资的事情,第二天就公布在了报纸上,    然后迅速传遍各地,那些底层官员自然是一片欢喜。

    小吏更是欣喜,因为还有一条消息放出来。

    “凡是做满五年的小吏,考核优异者,可以晋升成为从九品官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