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煌夏快递”在四月二十号宣布承接无线电报通讯业务,首批“电报通讯所”也是要在各个省会以及重大商贸城市建立起来。 于是,大明就急缺一批电报从业人员。 这些人需要有一定的电报知识,能够识文断字,而大明的人才储备根本就不足。 所以只能临时开办“电报工作人员培训班”,不仅学费全免,而且包分配工作,甚至还给分房子。 高工资,高福利,直接诱惑一大批年轻人加入。 有了“电报”这个前车之鉴,为了防止之后推广电话安装和相关从业人员方面产生缺失,萧升和朱由检商量之后,直接做出了一个决定。 崇祯二年五月初五,宣布成立“煌夏职业技术学院”,专门对职业人员进行培养。 学院的理念就是“两个月培养一名高素质职业工人”。 首先承接的就是对两千电报从业者和两千电话从业者的培训,除此之外,还有针对于建筑业,铁道建设, 火车蒸汽机等等专业人员的培训。 利益的驱使之下, 新学得到了迅猛发展, 五月份,又诞生了两项专利。 一个是栾锦的化学电池,另一个则是潘向阳的照相机。 栾锦一直致力于对不同金属矿物,化学药剂的研究。 而在学院之中,对电学的研究也影响到了她。崇祯二年三月七号,她用金属锌和铜及浸透盐水的厚纸板进行实验。她发现,当按顺序增加锌块和铜块及纸板数量时,产生了明显增强的电流。 因为她住在萧升建立的“萧家大院”之中,所以首先想到的就是将这一现象展示给萧升观看。 萧升看到这个装置之后,笑着说道:“这是一项很不错的发明,你看它处在一个池子之中,不如就叫做栾锦电池吧!” 听到以自己的名字命令,小姑娘脸色一红,但没有拒绝,毕竟这可是好大的名气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