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施杰解释道:“海盛房地产是今年刚成立的新公司,只做了一个叫‘凤凰城’的项目。那个区域今年价格掉的很厉害,最近他们开始认筹了,找你除了合作还能是什么事?” 身为东江市最大房地产咨询代理公司的创始人,施杰对东江市的房地产公司和项目分布,可谓是了如指掌。 甚至他的华策公司之前还联系过海盛房地产,希望能够代理销售,只不过当时在陈北虎的指令下,被周立海拒绝了而已。 闻言,姚轶冷笑一声道:“这帮开发商真是越来越过分了,就派这么个毛头小子过来?也太看不起我姚轶了。” 施杰笑道:“老姚,戒骄戒躁。不过话说回来,你们问江教育集团可是有两三年都没什么动作了,真不想动?” “我哪是不想,我是不敢呐!跟你合作,就已经天天被人盯着了。真要是跟开发商合作,天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姚轶无奈道。 他和施杰同样也是合作关系。 最初施杰找上他,也是因为代理了一个项目,希望能够合作办学。只不过当时姚轶刚刚上任,哪敢立刻顶风作案? 所以尽管心动,却还是拒绝了施杰。最后还是施杰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安排姚轶以考察的名义,在一些他需要的时间节点上,到自己代理销售的楼盘去转一转,然后再安排一波宣传。 这么一来,销售员的销售口径就可以变成“已经和重点小学进行合作商洽”,或者是“合作办学已经进入最后准备阶段”之类,以此来拉高销售量。 只不过楼盘有没有学区这种事情,又不可能写进认购协议里,也不算虚假宣传。毕竟之前的口径都只是“快要、马上、就会”之类的。最后一句谈崩了就可以交差。 而姚轶呢,只不过就是露露脸,原本要考察办学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谁都说不出什么诟病来。于是乎,两人的合作也就这样一直保持了下来。 只不过到了今年,因为行情实在是太差了,而且施杰觉得时机也基本成熟了,所以今天才会特意登门,跟姚轶商量真正的合作。 恰好就在这时,陈晋也出现了。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陈晋跟他其实是竞争者。 毕竟姚轶是不可能一下子连开两所分校的,那样动作太大了,太引人注目!而且也不符合审核规定,没有任何操作的可能性。 施杰见姚轶还是担忧,便开口道:“老姚,你还是胆子太小了。其他学校也没见停下来呀,建军小学一年两所呢!” “我们问江跟建军能比么?人家第一家分校开的是哪?碧海轩!那里面住着的都是什么人你不会不知道吧?”姚轶无奈道。 不过他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施杰。 他笑道:“老姚,刚才那个陈晋,可就是万策公司碧海轩店的店长呢。” “嗯?”姚轶一惊,皱眉道:“你的意思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