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四合院大会上-《四合院之我是路人甲》


    第(2/3)页

    准确地说法,应该是政府没有法律条纹明令禁止私下市场交易行为。

    按江大军理解,法无禁止即可为,所以鸽子市合法没毛病。

    其实这些话江大军不说,赵秀英也多半这么干的,家里这些年富余的钱大都换成了全国粮票。

    为什么要换成全国粮票呢?

    它是有原因的,地方粮票都是有时间跟地域限制的。

    比如现在时间是1965年的7月份,地点是京城,那么你只能用1965年7月的京城当地粮票去粮店买粮。

    用其它时间或者地方的粮票去粮店,行不行?

    当然可以,你怎么做是你的事情,谁也管不着。

    但是,粮店也不会卖粮给你,别说外地粮票了,就是粮票刚超期一天,比如现在是8月一号了,7月份的粮票都通通作废了。

    这就可以看出全国粮票的珍贵之处了,全国通用,而且没有时间限制,即使1962年印制的粮票,到了今年照样能用,而且每十斤全国粮票里都含有半斤食用油的,全国随便哪一家粮店都能兑出。

    真用起钱来,全国粮票换钱简直不要太容易,甚至可以直接当钱用。

    反过来,再遇到像三年大灾一样的年份,家里粮票不够、真用换粮票的时候,钱就不好换粮票了,或者能换,但要翻个几倍、十几倍的价格。

    简而言之,换成粮票可比把钱存进银行让人安心多了,丰年保值,灾年保命。

    以后江大军真的下乡了,这两天鱼获交给赵秀英的收入4加9等于13块,按当下全国粮票的鸽子市行情四毛钱一斤,能换32.5斤全国粮票。

    这些粮票至少可以换成2倍的当地省份的通用粮票,或者4倍的地区通用粮票,自己的基本保障粮加上劳动所得公分,起码保证一年不用饿肚皮了。

    江大军准备明后天再努努力,把江大红的粮票给挣出来。

    按江大军的个人理解,知情下乡也就头一年或者两年因为不会干农活,拿不满公分,会饿肚子。

    只要度过最艰难的头一年,以后再艰难,也比不过头一年的。

    “镗镗镗镗……,开会了,开会了,”一阵敲锣声跟刘氏兄弟的叫喊声兀地响起。

    院里的主事大爷没有孩子,平常跑腿的事就是刘二爷家里孩子负责。

    这个时代没有微信,电话都是有线的,也是有限的,只有公家单位或者社会上颇有地位的人家里才有。

    普通人的交通方式基本靠走,通讯靠吼。

    江大军家所在的这个四合院还是不错的,起码还有个锣,怎么着也算半机械化了吧。

    有的大杂院子里开会都是靠吼的,或者挨家挨户通知。

    江大军瞧着刘光天手上的大锣怕是有些年份了,手里的棒槌头上抱着的红布都褪色了。

    或许是民国或者更早时期的老更夫遗留下来的吧。

    更夫就是古装片影视剧里通常出现的,深夜里空无一人的街道上,一个人一边拿着棒槌敲锣,一边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之类话的人。

    嗯,财大气粗的剧组,更夫旁边通常还有一个提灯笼照明的副手,条件不好的剧组,更好就只有一个人巡街了。

    通常这类人在影视剧里活不长久的,不是见了什么不该见的人或事,就是遇见了什么突发状况,一出场没说几句台词,就下场找场记要扮演死尸的红包了。

    这比跑龙套的还高一级,叫死跑龙套的。

    “又啥事啊,整天开会,该不是又要给贾寡妇家募捐吧,”赵秀英不满道。

    “怎么可能,上个月不是刚给了嘛,咱又不是她爹娘,还能见月给啊,你们该干嘛干嘛,我去看看,”江敬堂把烟锅往鞋底一扣,然后别腰上,出门而去。

    “爸,等一下,我也跟着看一下,”江大军急匆匆跟上,徒留赵秀英埋怨一个破会有什么好看的。

    这可是传说中的四合院大会,有什么好看的,当然好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