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们先去五书堂,出来再买。” 一行人先去五书堂,开学季,五书堂门口前已有不少家长带着自己家的孩子在等待,门还没有开。 “大光叔、李四叔。” 见到同村的铁大光、李四二人带着自己家的儿子、侄子站在一旁等着。 “大山、小山、长念,你们来报名吗?”二个人领着孩子过来和铁大山一行人打招呼,当初砍房梁时,他们都来,尤其是铁大光,他四兄弟一起上阵。 “是啊。银树和青山的年纪不小,趁着手里有点闲钱,送他们过来启蒙,将来不至于自己名字都不识得。”铁大山附和。 抱着这种思想的不止是铁大山,其他人都一样,宁愿苦一些,也要省银子出来让儿子启蒙识字,将来考不上学子,做个记帐也是极有面子的活。 不然认字,做个伙记亦比人家容易进。 这不,铁大光带三个男娃,四兄弟除了最小的弟弟还未成亲,一兄弟一个男丁来念书,他们兄弟在银子砍房梁时赚的银子可以支付三个男丁读书。 “大山、长念,青山和银树吃住怎么办?” 铁大光问起青山他们的吃住,想替自己儿子、侄子寻个同盟,如果是租房能不能几个孩子租一间,几个孩子平摊,会便宜很多。 若是每天往返,村里一帮孩子一起走,有个伴,不怕出事。 五书堂分四个等班,刚刚入学的,一个月一百文,笔、墨、纸自备,一天上三个时辰的课,食宿自理,最头痛的是住宿,住镇上花银子,天天回家,每天二个时辰花在路上。 “有牛车,早晚接送,中午只能让他们自带或出来买馒头吃。”有牛车方便,比起走路,牛车快上十几倍。 听到此话,铁大光和李四二人对视一眼,铁大光对长念道,“长念,你看,这牛车能不能顺道搭上我们这几小子,价钱方面能不能少些?或者我们像大牛家帮你干活也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