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其二:就是一定要遵守律法,在大明境内遵守大明律,到了他国的土地上,也需遵守他国律法。这东南各国,南洋各国虽然是我大明的藩属,但各国之间律法不同,在外出行遵守律法不可仰仗大明身份为所欲为。” “不过大家也可以放心,若是在南洋触犯了他国律法,朝廷会把你们接回来的,南洋的律法,还不能管我大明的人。” 商人们再次点头,那提着的心也放到了肚子里,朝廷还是大明朝廷,是偏向他们的嘛。 崔成秀继续说道:“这其三:是不可歧视南洋各国中人,南洋各国人也罢,南洋之地那些土着蛮夷也罢,都不可歧视。” “除此之外,朝廷对大家不作任何要求,但本官个人希望,大家出门在外做生意,还是以和为贵的好。要争,也是和他国商人竞争,而不是和自己人竞争。” “本官可不想听到什么两个大明商人为了生意在海外大打出手这样丢人现眼的消息。” 朝廷的要求不多,就三条,这样的要求几乎可以说没有任何限制了。 而这对在中原勾心斗角了这么多年磨练出来的大明商人来说,在外做生意那简直就是闯进了新手村,南洋那些小商人那些贵族能适应从大明这个高端场出来的大明商人的各种手段吗? 崔成秀表示与他无瓜,大明商人在外做生意,都遵守地方律法了,还要他们怎么样? 随后崔成秀又和商人们聊了聊,商人们提出了他们的一些担忧一些意见,崔成秀也表示这些都会交上去,朝廷肯定会保证商人们的利益,不让商人们在外受欺负等等。 各种事情谈完了那就是好酒好菜上场,商人们自行谈生意,崔成秀则提前离场前往内阁。 “元辅,您看看。” 内阁之中,崔成秀将商人们提出的一些意见和担忧交到了张好古手里,这是张好古之前特意吩咐的。 “好啊,辛苦了。” 接过这些意见,张好古一边翻看着一边问道:“对于朝廷的三条意见,商人们都同意了?” 崔成秀点点头:“大家都表示同意,没人反对。” 张好古笑道:“实际上啊,也没打算给他们定多少规矩。出门在外本就不容易,更何况还是出海去做生意。大家伙都是为了赚钱才跑到南洋去,而朝廷也有实际利益。商人们辛苦,没必要弄那么多条条框框。” “既然这些都定下了,那大明报那边可以发消息了,把朝廷开始海外建设的消息发出去,刺激一下市场。” 很快,新一期的大明报就刊登了朝廷的最新消息,大明的老百姓通过大明报可以知道最新的一些海内外讯息,例如之前大明报就报道了朝廷对南洋红夷人开战的消息以及南洋诸国朝贡的消息,让大明百姓高兴之余,大明的凝聚力又上了一层。 毕竟哪怕是再普通的大明百姓,也会为如今大明的强盛而感到骄傲,也会为自己那越来越有盼头的日子而感到高兴,这些肉眼可见的东西,最能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了。 这最新一期的大明报,其最主要的,就是提到了大明将要展开对南洋各国的海外援助和商业建设,表示要开始营造港口,而南洋各国也欢迎大明商人去做生意云云,引得民间又一次沸腾之余,市场也进一步受到了刺激,股市都开始再度飙升了。 尤其是涉及海运、钢铁等方面的股票,那股价涨的股东们都笑的合不拢嘴。 而京师方面,身为直隶地区最大的民营钢铁公司,直隶钢铁公司的张国纪和周奎也是眉开眼笑,朝廷要对海外进行建设,投资那些小国的港口,这港口建设需要多少土木需要多少钢铁? 按照大明的要求来建设港口,那这些港口必定是要符合大明规范,能停泊大型船只乃至停泊蒸汽船的。 毕竟当初大明的海港修葺和扩建时,朝廷定下的标准就是能停泊五千吨和八千吨的大船,如今要给这些南洋小国修港口,那么标准肯定低不了。 “乖乖,这得需要多少钢铁啊?”张国纪看着周奎列出来的一系列数字,嘴巴张的老大。 周奎挥舞着数据,激动的眉飞色舞:“老哥,我们又得扩建了,这次朝廷开拓海外市场,咱们要赚大钱了!” 张国纪也是激动的哈哈大笑:“没错,扩建,扩建,咱们的股票到时候还能再涨!” 可不是能再涨! 大明报这个大明朝廷的官方喉舌,那一次报道的不是朝廷主要动向? 若是到了后世,只需要将每期大明报排列开来,从中就能清晰的看出大明朝廷的一系列政策和动向,分析出当时大明朝廷的目的。 眼下大明报的每一次头版头条,也都会在大明及周边引起一次地震。 例如这一次,大明要对海外市场进行开拓的消息才发出去呢,天津和松江的股市直接顺势疯涨,钢铁行业的股票涨的尤为明显。 周奎和张国纪的直隶钢铁公司股票一日三涨,激动的这俩人又一次开始扩建,要把直隶钢铁公司的规模再扩大。 而面对民间对海外建设的热情,面对股市的疯涨,丝毫没有赚到钱的朱由检只感觉世间人心浮躁,不复古时圣贤之风。 面对这等形势,朱由检是痛心疾首,是忧心忡忡。 坐在自己信王府的庭院内,一碟茴香豆,一壶酒水,为当前大明局势而忧心的贤良亲王朱由检喝着闷酒,一脸的悲哀:“唉,当今这个世道,真是浑浊不堪!人人都在追逐铜臭之物,不思圣贤之道,不读诗书礼仪,除了格物这等奇技淫巧就是盘算赚钱盈利,这样下去大明会堕落到什么地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