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准备的冬季(十三)-《文明破晓》
第(2/3)页
合格的现代政府中,所有公务人员的行动都在职权之内。舒尔曼大使给他的顶头上司写报告,何锐送走了舒尔曼之后,也接到了总参谋部的报告。
“……基于对日本近期军队调动,以及日本国内征兵力度的情报。日本方面明显没有在短期内采取反攻的计划,而是在国内开始征召士兵。
日本有着成熟的兵役体系,能够快速应征入5的适龄军人有37万左右,符合征召标准的士兵数量在167万左右。由于我军已经歼灭9万日军,加上会在第2阶段战役中伤亡造成的永久性减员。以日本的战争决心,在半年内开始的第3阶段战役中,我方很可能要面对150万日军。
我军从22年夏季开始持续征召,现在的部队数量达到了94万。并不足以应对日军的进攻,所以,参谋部已经完成了新1阶段的征兵计划。目标是在1923年2月前,将我军作战部队数量扩充到120万,辅助部队数量扩充到80万。以应对日军的进攻。
新1阶段征兵计划附在此报告后。
基于战争的规模,总参谋部建议,在征兵计划开始的同时,东北完全实施战时经济总动员。以筹集足够的兵力与物资,进行长期战。
代理总参谋长,钟义府。1922年11月7日。”
由于北洋派遣了王士珍表达了北洋1定会对日本有可能入侵山东、直隶的的军事行动全力抵抗。何锐就把政委钟义府从山海关调回到总参谋部,由钟义府代理总参谋长。钟义府的报告也证明他的能力足以胜任代理总参谋长。
看到要启动经济总动员,何锐还是有些不甘。1旦经济动员,对于工业国的经济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如果可以的话,任何工业国都是能晚1天经济动员就晚1天。
譬如2战的德国,1直到1943年才开始经济动员。甚至到了1944年,德国的总动员都进行的非常半吊子。
这不是纳粹德国不懂战争与经济,也不是纳粹德国领导人狂妄自大,更不是纳粹德国不知道英国、苏联从1941年已经总动员以及战时经济,连美国都开始了总动员战时经济。
小胡子对德国人民承诺过,他不会让德国再次回到1战的悲惨局面,为了兑现政治承诺,德国不到万不得已,就不会那么做。
何锐并没有做出政治承诺,文明党与东北政府也没有那么做过。现在总动员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人民从来没有过工业社会下的总动员经验。那些有过总动员经验的国家,人民知道战争大概是怎么打的,人民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总动员,这样的强制政策并非战争撑不下去了,而是政府为了获得战争的胜利而采取的管理手段。
身
在中国历史上,关于总动员的印象,唐代杜甫写过1篇著名的《石壕吏》。
何锐肯定没机会向杜甫请教,这位大诗人是否理解总动员的,也没办法请教这位大诗人对于总动员的看法。不过何锐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问,‘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这说明了什么?’
何锐那时候的确是少年的叛逆期,喜欢做惊人之语。最重要的是,何锐的确感觉石壕吏并不是为了他自己而去抓人。老师的问题当然要尽快回答,何锐知道,老师想听到学生对石壕吏的负面评价。但何锐真的不觉得石壕吏错在哪里。
憋了几秒钟,何锐破口而出,“这说明了石壕吏的聪明才干。”
同学大笑,语文老师无奈的说:‘xx,你把聪明才干这个词给糟蹋了。’
何锐被批评过无数次,也不服气过无数次。但是这1次,何锐偏偏心甘情愿的承认,自己的确用词不当。不过何锐也不觉得自己思路出发点有什么问题。
当何锐成长到能理解动员体系的时候,更是看出了石壕吏作为1篇关于总动员的诗文,杜甫是非常懂得当时的制度。
……3男邺城戍。1男附书至,2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这就是完全的总动员体系,唐代的社会管理水平在当时世界上都是最先进的,从其动员内容上就可以看出。
安史之乱,是安禄山集团的整体叛乱。所以在石壕吏之中,并没有藩镇私兵,而是正规军。‘邺城戍’意味着石壕村的这户人家的3个儿子并非是常备军的1员,而是被拉去邺城参与到守城之战。儿子们还能写信回家,告知前线情况。说明当时的邮政系统并没有崩溃。
满清的局面与唐朝安史之乱的局面完全不同,满清被外来的列强吊起来打,中国的自信荡然无存。满清的征兵体系又完全废掉了,人民在1次次战败中的直觉感受与现代工业国人民的感受可不1样。1旦普通村里被‘抓丁’,那就意味着战争已经逼近到家门口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