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现代化(八)-《文明破晓》
第(2/3)页
庄嘉雄摇摇头,“日本的工艺比法国的落后,日本的机械设备比我们引进的法国设备老旧,精度低。我们从法国引进的了大部分工业门类的技术与设备,如果日本有什么优势的话,就是他们的教育起步早,现阶段拥有比我们数量更多的技术工人。但这种技术工人的作用和设备的先进性与高精度相比,效果有限。所以现阶段我们的工业品能够与日本相提并论,日本商品并不拥有优势。而且针对日本那些技术工人,我们为了尽快提高中国工厂的生产水平,也准备在中日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引进一批,来充实我们的技术工人队伍。”
宣传部长点点头。宣传部的针对目标人群是普通群众,让普通民众对日本有个正常的看法就好。
反倒是何锐说道:“我们中国文化里面,关于外国的宣传有种极端化的倾向。要么把外国塑造成很好,要么把外国塑造成很糟。群众财力有限,没办法出国留学旅行,所以宣传方面,我们要让群众认识到,有日本这个国家,这个国家大多数人都是正常人。到这个程度就很好。不用刻意强调日本的好,也不用强调日本的不好。日本是一个数千万人口的国家,有好人,有坏人。在日本人看来,日本的利益天然就高于中国利益。这才是真实的日本。”
宣传部长本就是这么规划的工作,只是听到何锐的语气中好像有些情绪,宣传部长觉得何锐是对满清归国内的宣传非常不满导致的结果。连忙表示,“宣传部会按照主席的思路来走。”
宣传部长并不知道,何锐想起了另一个时空90年代搞的中日友好宣传给何锐留下了非常糟糕的印象。至少何锐一点都不觉得当时的中日有搞成兄弟之邦的必要,哪怕是到现在,在另一个时空,何锐也没有原谅日本军国主义的打算。
双方上层都做好了签约的准备,1928年9月1日,日本代表团抵达了开封。第一天,中国方面邀请日本代表团在开封御街吃了开封菜,小笼包,鲤鱼焙面等河南特色菜都让日本代表团很满意。
吃完午饭,日本外务省总长柳生公明与中国外长李时光带头,走在这座中国历史名城中。柳生公明笑道:“东京汴梁,宋代首都。这个称呼与现在的日本倒是非常有缘啊。”
李时光点点头,“江户改名之后,的确如此。”直到幕府被推翻之前,日本天皇一直住在京都,德川幕府完蛋后,日本天皇迁都幕府所在的江户,并且将江户改名为东京。
柳生公明饶有兴趣的问道:“既然到了东京,不知可否有机会能到西京洛阳。早就听闻龙门石窟,着实想前去瞻仰。”
李时光笑道:“若是柳生总长有兴趣,谈判结束后,我亲自陪同日本代表团一起前往。我也早就听闻日本京都之名,若是有空也很想前去体会京都风情。”
“那我可就有机会在日本一尽地主之谊喽。”柳生公明豪爽的表示愿意热情接待。
开封古建筑很多,白马寺,大相国寺,这些著名的寺庙在日本也很有名。日本虽然是神道教,但是神道教算是国教。佛教才是日本民间影响力最大的宗教。得知接下来要前往大相国寺,柳生公明等人都很喜欢。
正在御街行走,前面就看到了‘高丽药铺’的招牌,柳生公明停在门口看了看,见到里面的掌柜与伙计明显不是高丽人的穿着。也没进去的意思,径直向前继续走去。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谈判开始了。两国外长很快就交换了两国政府的看法,大家在原则性问题上达成了一致。下午,具体谈判就由双方工作人员开始。
谈判分为好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都负责一块内容的谈判。有负责朝鲜的,有负责台湾的,有负责中日经贸,还有小组负责中国向日本提供补偿的谈判。双方的工作人员都拿出了根据双方之前达成的原则性纲领提出的细节,开始一条条的交流。
谈判主要时间与工作量全都是确定细节,细节用协议条文的内容呈现,每一条条文都包含了各自的利益诉求。大部分内容都很容易达成了共识,也有一部分造成了双方激烈的争论,甚至是争执。每天谈判结束后,双方都会召开代表团会议,对于达成协议的内容进行仔细梳理,逐字逐句的去抠,确定里面没有任何歧义。对于有分歧的内容,则是分析这些内容是否在底线之内,如果在底线之内,该如何讨价还价。
忙碌了5天,谈判第一阶段才结束。双方都拿到了对方提供的文件,开始在翻译下再一字一句的抠,确定里面不会出现问题。好在中日双方文字互通性非常强,现阶段日本虽然在文化上搞了去中国化,其官方文件中的汉字使用量比例依旧很高。
到了9月11日,中日双方结束了谈判,并且给这个条约定了一个名字,叫做《东京汴梁条约》,中日之间的文字特性让这个条约的名称有很大的解读空间,而且这种解读本身就非常有趣。
李时光并没有食言,在条约发回两国政府审核的时间里,他邀请了柳生公明为首的日本代表团前往洛阳参观。
火车经过洛水的时候,柳生公明意外的发现河水竟然十分澄清,显现出一种浅绿色。不禁大为讶异的问道:“这是黄河么?”
作为东道主,李时光解释道:“这里是洛水,就是曹植写《洛神赋》的那条洛水。”
柳生公明又看了好一阵才收回目光,赞道:“没想到如此澄清,果然是山灵水秀。”
李时光其实也有些讶异,不过看到洛水两岸的大量植被,也就理解了。从东北政府时代,何锐就规定了植树节,政府部门每年都要植树造林。经过十年的宣传后,植树造林,保护水土很自然就成了政府官员以及能够被报纸等宣传覆盖的民众的基本看法。只要在河道与山地进行绿化,冲入河流中的泥沙自然就减少了,河流也会变得清澈起来。
让李时光没想到的是,洛水竟然会变得这么美。现在的京城旁边就是黄河,虽然每年的数据都在显示,随着黄土高原快速建设了大量的淤地坝,黄河泥沙含量在降低。但是看到的黄河还是那么浑浊。看着波光粼粼的洛水,李时光不禁想,要是黄河能够变得与洛水一样就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