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九章 武陵野老-《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1/3)页

    自打徐还率大军到荆湖的第一天,杨幺便接到消息。

    可惜为了安全,他的大本营设置在洞庭湖西南角的鼎州宝台山,这是他们最早起事的地方。

    也聚集了他们大部分的兵力与人口,七十多个水寨绵延在湖畔河道两侧,恰好守卫住了各处要冲关隘。

    可谓是众星捧月,拱卫严防之下,官军想要攻进来无疑很难,相当安全,大部分时候可以高枕无忧。

    地理位置也相当不错,进可出湖进攻,退可沿沅江遁入深山林莽,或是逃奔到安化州、岭南,乃至是大理。

    有利便有弊,安全的同时,与岳州一带的距离颇为遥远,需要横跨整个洞庭湖,消息传递和调兵遣将就需要更多时间。

    是以在徐还到来之时,他根本来不及反应,也无法调派足够的兵力前去扼守城陵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朝廷大军突破要塞,直奔岳州城下。

    此举让杨幺大为震动。

    自起兵以来,连续几次击败官军的进剿失败,叛军而今也算声势浩大,但杨幺却一点也不敢大意。

    徐还与岳飞前后到来,而且带来了二十万大军。

    自打听到消息的那一刻起,杨幺便感受到了很大压力。

    这一遭不是小打小闹,朝廷完全认真起来了。

    尽管大宋如今只剩下半壁江山,但到底是国祚一百多年的王朝,俗话说的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一出动便是二十万人马,领兵之人是当朝驸马,将军岳飞,两人都是战功赫赫,炙手可热的武将。

    赵宋皇帝把麾下最猛的武将派来,目的显而易见,这是要置自己于死地的节奏。

    有压力,但杨幺并不十分畏惧。

    揭竿而起的那天起,脑袋已经挂在裤腰带上了,没什么好怕的。官军虽然来势汹汹,他也绝不会坐以待毙。

    岳飞出动了,不到两日长沙已经陷落,而今官军已经逼近邵阳。

    湘江沿岸的城池注定保不住,在陆战方面,他们的实力与经验都太弱了,唯一引以为傲的凭恃便是水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