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五章 缓兵计,留一手-《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2/3)页
粘罕与兀术都有些许庆幸,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是徐还的西军小规模装备,荆襄战场上,尚未见到岳飞使用。
趁此机会,正是息武止戈,罢兵言和的机会,至少足够体面,可以向金国施加一些压力,做些交换,获取一些好处。
希尹提出建议,可以联络西夏给关中施压,牵制徐还。
对此粘罕与兀术都表示赞同,告知淮水的挞懒,上疏皇帝完颜吴乞买,和谈已经是不得已的选项。
……
消息传到淮水畔,完颜挞懒也是一声长叹。
虽说早有预感,却没想到败得如此之快,如此惨痛,三太子与银术可竟然全都惨败而归。
徐还好似就是金国命中克星一般,时至今日,金国上下没有一个将军在他手上讨过便宜,似乎全是手下败将。
这种感觉着实不好。
相比于关中必然丢失的局面,挞懒更为担心的还是整体局势。
陕西路一失,等于宋军居渭水上游,可出潼关一路向东,也可从荆襄、淮南,一共三个方向进攻中原。
攻守之势异也,金国的处境一下变得相当糟糕。
如果宋国上下狠下心来,猛攻北伐的话,金军未必……
宋军的战力和士气早已今非昔比,而今还出现了神乎其神的火器,着实让人心惊胆寒。
反倒是金军,早已不是当初不是“满万不可敌”的女真骁骑了。
随着疆域扩展,战线延长,兵员需求越来越大,不得不大量招募契丹、奚、渤海人、以及大量的汉人签军。
这些兵马无论是个人体质、武力、气魄,都无法与白山黑水间走出来的女真人相比。
可是……
苦寒之地,女真各部就那么点人,猛安谋克的兵马实在有限。
过于宽广的疆土,对金国而言,可能真不是什么好事,倒不如…归还宋国。
陕西路是肯定要还的,现在提出来,面子上还能好看些,否则能徐还把完颜宗辅撵出了潼关,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至于中原,黄河以南也是可以考虑的,继续占领的意义已经不大。
奏疏已经送去会宁府,皇帝吴乞买尚未首肯,但挞懒觉得已经可以准备了。
四位掌握实权、兵权的皇族贵胄,外加一位宰相联名,且局势紧迫,吴乞买根本拒绝不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