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五章 装腔作势-《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1/3)页

    徐还闪电出手,速度很快。

    很短时间内便成功逼迫完颜宗辅撤退,收复关中全境。

    以至于等临安接到开战消息,尚未反应,捷报就到了。

    和谈过程中交战,毫无疑问,颇为敏感。

    最初传来消息,有人甚至想要做点文章,弹劾徐还轻举妄动,自作主张,破坏和谈大局。

    却没想到转眼间捷报就来了,还能说什么呢?

    以攻占佐和谈,金国人都懂得的道理,大宋难道要置若罔闻?

    战争与和谈都是外交手段,战场上打的越狠,越有优势,谈判桌上就越有底气,有筹码,可以争取更多利益。

    这个道理,浅显易懂,自古以来,也有不少经典成例。

    别的不说,现在徐驸马将关中全境收复,金国所谓归还关中就成了一句空话。

    与此同时,徐还兵临潼关,与岳飞一西、一南对南阳、陕州等地形成夹击态势,局势对宋国更加有利。

    徐驸马何错之有?又凭什么指责呢?

    无论是朝堂和民间,都是一片叫好之声,对徐还多有赞扬。

    与此同时,对金国已经有所让步的和谈条件提出质疑,否定。

    金国使臣已经到临安,就住在礼宾院里,所以和谈本身已经无法阻止。

    朝堂之上,主战派的官员们态度很明确,和谈可以,金国必须让步,更改条件。

    岁币的事情,态度相对宽松,并非不能给,但数额不能太多。

    两国关系仍旧是一个争执的难点,再有便是归还中原,盟约签订之后金国需立即撤军,没有五年之说。

    至于伪齐刘豫,一介叛臣,大宋岂能容他?

    如果金国不答应,咬紧牙关继续打就是了,谁怕谁啊!

    徐还在关中的胜利,是效果绝好的强心剂,让大宋上下信心满满。

    毕竟收复了陕西路,秦陇川蜀安全,大宋整个国防形势好转,让人能长松一口气。

    且从关中出击,东出潼关可以征中原;经过蒲津关渡黄河,可以入河东晋地。

    进可攻,退可守,等若暂时站在一个不败之地,完全有底气与金国一争。

    ……

    这个局面,让赵构都不禁有所震动。

    他虽然也觉得徐还有些轻率冒然,但总归是打赢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