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八章 三个错误-《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2/3)页
既然察哥如此急切要一战定胜负,那就如他所愿。
毕竟对宋军而言,时间也很宝贵。
徐还抬头看了一眼万里无云的晴空,以及烈日骄阳,吩咐麾下兵马及时在渭滨补水休息,赶路虽然要紧,却也需保持体力和战力。
从凤翔府到秦州,距离并不十分遥远,后世高铁时代,可能也就一两个小时。
不过这年头交通不便,大军前行携带辎重,加之有意不疾不徐,耗费的时间就更长了。
绍兴元年六月中,徐还率领大军到达麦积山下。
早已迫不及待的察哥没有给宋军喘息的机会,立即发动进攻。
以逸待劳,又有骑兵优势,察哥笃定能一战功成,信心满满。
可是他忘了,或者说低估了徐还。
一个能够击败多位金国将领的统帅,尽管年轻,但绝不会鲁莽草率。
明知西夏大军在此严阵以待,等候多时,而宋军劳师赶来,难免疲惫。
这等情况下,立即开战,宋军岂能占到便宜?
但徐还还是这么做了,只能说明一点,他有所凭恃,而察哥却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两路大军就这样在渭水畔遭遇了。
察哥在战车上瞧见宋军的阵势后,有那么点意识,低估了徐还,宋军的战阵排列比想象的更为严密。
这是徐还从岳飞那学到的,此战不同于以往的奇袭,而是正面阵地交锋,那战阵排列的作用不言而喻。
宋军整齐列阵,两翼还有骑兵穿梭护卫,人数虽然不多,但足以防备西夏骑兵突然从两翼包抄掩杀。
貌似毫无破绽,但察哥盯着宋军队伍瞧了片刻,随即一声冷笑。
他有办法,有个大杀器正好派上用场。
铁鹞子!
始于李元昊时代,最早是国主的护卫、仪仗,属重装骑兵。
后来发展冲锋陷阵的主力,时常用作突破敌阵的“前军”,比如眼下,正好派上用场。
徐还也吃了一惊,没想到一交手,西夏人便搞出这么大的手笔。
西夏铁鹞子与辽国铁林军、金国铁浮屠,是这个时代最厉害的三类重装骑兵,战力非同一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