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三章 半壁江山-《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1/3)页
西夏最早的“龙兴之地”并非灵夏,而是定难五州,大体在陕北横山以东附近。
随着后来不断向西扩展,占领了黄河上游富庶的宁夏平原后,核心区域才开始西移。
至于原本的定难五州之地,因与大宋紧邻,时常成为交战之地,故而西夏东北的防线主要依横山建立。
李良辅的大军如今就驻扎在这里,与宋军对峙。
他在拖延,等待时机。
拖住延安府、府州,乃至河套的契丹人,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分散宋国的兵力。
变相支援秦州城下的察哥,等他攻取秦州,沿着渭水东进之时,自己这边将全力发动对延安府的攻击,最终形成夹击关中的态势。
西夏人的战略很周全,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确实恰到好处。
然而……
任得敬的反叛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一个国主倍加信任,并打算迎娶其女之人竟然反叛了。
最重要的是任得敬驻守的西安州扼守萧关,是整个西夏东、南防线的居中位置,交通要冲。
反叛之后,不断掐断了西夏人消息联络,从西安州出发还可以威胁西夏很多地方,比如横山。
察哥已经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危险,所以及时派人前去示警,但道路被封锁,翻山越岭速度必然很慢。
当察哥手下的信使还在山野寻觅道路时,任得敬已经带着兵马匆匆赶赴横山,更近的距离,更便捷的道路,速度也自然更快。
任得敬到来之时,察哥的信使还遥遥无期,李良辅自然也懵然不知。
他有些莫名,但任得敬声称接到消息,宋军正在秘密集结,准备突袭横山,自己已经禀报兴庆府。
担心来不及,出现意外,所以抢先一步率军赶来增援,以防不测。
虽说未及奉诏便私自调动兵马不合制度,但任得敬的解释也合乎情理,事急从权,边疆作战灵活应对嘛!
自己这边也确实接到消息,延安府方向宋军不断调动,似乎确实欲出动,正好契合了任得敬的说法。
加之任得敬得国主信任,在西夏身份特殊,故而对其深信不疑。
所以,悲剧是注定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