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九章 眉山行-《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2/3)页

    “嗯,正好我要去趟眉山。”

    “眉山?!”黄若彤淡淡一笑,意味深长。

    ……

    关中诸事交代妥当,徐还带着虞允文,踏上南归之路。

    西北到临安千里之遥,车马劳顿甚是辛苦。徐还选择南下蜀中,然后乘船顺江东下。

    七月间,蜀道之上偶尔会飘起小雨,好在一众人轻装简行,倒也无妨。

    同时也庆幸,战事在秋天到来之前结束,否则秋雨连绵,粮道受阻,麻烦可不小。

    蜀道难,秋雨多,昔年诸葛孔明都徒呼奈何。

    路过兴州之时,徐还专门去看了一下火器作坊。

    从营建之初,黄若彤与辛赞都管理的井井有条,随着战事的停歇,除了必要储备之外,生产暂时停歇。

    作坊,以及熟练工匠的管理,已经交给司马靖派的心腹打理。

    过了兴元府,沿着嘉陵江,一路南下成都府。

    秦国公、徐驸马得胜而归,成都府路的官员纷纷出来迎接,其中以转运使赵开,知府萧振为首。

    “恭喜国公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哪里,多亏了二位粮草补给,多有配合,否则和谈胜利?”

    这话倒是不假,为了支援徐还在前线作战,赵开可谓是不遗余力,成都府的常平仓已经被搬空了七八成。

    如果战事仍旧继续,后勤钱粮补给确实存在不小压力。

    “应该的,国公率领将士们在前线杀敌,我等在后方筹备钱粮乃是分内之事。”

    “唉,诸位不要过谦,蜀中上下的支持本国公都铭记于心,回临安之后也会奏禀官家,论功行赏。”

    “多谢国公。”

    萧振含笑道:“敢问国公是在成都府小住休息,还是立即启程东归?”

    “在成都府耽搁一两日,有事需往眉山一行。”

    众人恍然,眉山苏氏与秦国公关系非同一般,与国公夫人是姻亲,顺路拜访倒也在情理之中。

    “劳烦德起兄在江边准备船只,待我从眉山归来后,便直接起航。”

    “是,国公放心,下官一定准备妥当。”

    ……

    萧振本来还准备了接风庆功宴,但徐还婉拒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