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四章 不过黄河-《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1/3)页

    金国大军集结,大宋上下没有丝毫意外。

    淮西出了这么大的乱子,金国人要是真无动于衷,就是傻子。

    非我族类,狼子野心怎么可能主动收敛,放弃?

    消息传到临安的时候,大宋朝廷上下顿时人心惶惶,惊恐不已。

    淮西军变,淮水防线岌岌可危,单单是一个刘豫已经让人疲于应付,如果金军也跟着来,能不能守得住可不好说。

    群臣立即想起几年前,兀术渡江进攻江南,临安沦陷,天子流亡海岛的悲惨经历。

    这种事,谁也不想经历第二次。

    尤其是这两年和平时期,士大夫官员们又在江南置下了大量的田亩房产,越发经不起战事摧残。

    讽刺的是,在某种程度上,自保财产的私欲倒是坚定了群臣保家卫国的决心。

    加强淮水防线成为朝野第一话题,早朝之时,朝臣们纷纷建议赋闲在家的徐驸马、岳将军尽快起复,带兵北上。

    刘豫已经起兵向淮南进发,有郦琼这个倒戈的乱臣贼子为向导,进军速度甚快,已然刻不容缓。

    赵构微有意动,但秦桧却暗地里劝说,稍安勿躁,也许情况没那么糟糕。

    还别说,真让秦桧说准了。

    金军到了黄河边上,停留在濮阳、河内等地便不再前进,连续多日都没有渡河的意思。

    消息传到临安,紧张气氛陡然缓解。

    这情形,金国是不打算撕毁绍兴和议,不打算兴兵南下?

    此情此景,让人甚是意外。

    但数日之后,见金军还是没有动静,朝野惶惶不安的人心终于轻松了不少,气氛也松快了不少。

    淮水防线还需加强,但起复徐还和岳飞的事情,便在没了着落。

    赵构本就有意限制两员武将,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自然是水顺推舟,能免则免。

    徐还倒也没着急,他从来没觉得自己的起复能如此顺利。

    而且眼下如果不是万分必要,他也不想离家,小儿子还不到两个月,弄儿为乐,乐在其中。

    夜里则是宋五娘伺候枕席,小家碧玉最近放开了很多,不再扭捏羞涩,相当卖力。

    徐还心里明白,宋五娘这是想要赶在自己走之前怀上孩子,自然尽力满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