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〇章 调任的平章事-《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1/3)页

    话题终于回到岳飞身上,这才是事件的核心。

    秦桧满腹怒火,恨急了岳飞,也正盘算着问罪处置,最重要的是阻止岳飞的行动。

    中原的战事要继续下去,和谈可就真的泡汤了,他们的一切如意算盘将会全部落空。

    张浚和赵鼎也明白这个道理,虽说大概明白这其中牵涉到的政治问题,但内心还是暗暗支持,希望岳飞能够拿下中原。

    没有经过朝廷准许,枢密院的调遣,擅自开战。毫无疑问,从程序上而言,岳飞是有过错的。

    但张浚也着重强调了,岳飞出兵是为了维护百姓和皇陵,乃是忠孝之举。无论是必要之举,还是情有可原,将来都有的说。

    秦桧则愤愤道:“金人已经回应,近来并无危害皇陵之举,岳飞纯属小题大做,甚至是无中生有,实在居心叵测。”

    赵鼎顿时不悦道:“秦相公这么说就不对了,难道我大宋朝廷不相信自己的臣子,反倒要去相信番邦虎狼之辈的话?

    将领忠肝义胆在外征战,秦相公一举居心叵测究竟是何居心?就不怕寒了前线将士和天下有志之士的心吗?”

    秦桧道:“秦某只是据实而言,话是谁说的不重要,要紧的是事情真伪。”

    “金贼入寇,占领我国疆土,百姓遭受压迫,此乃不争事实。岳飞讨伐金贼,保护百姓,保护大宋皇陵,夺回我大宋疆土,有什么好说的?”

    “那也不能任意妄为,和谈乃是国之大计,岂可因一人妄动而坏全局?”

    “秦相公莫要忘了,以攻占佐和谈,此乃金贼惯用伎俩,我们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有何不可?”

    一位当朝宰相,一位枢密使,当面这样直接争吵起来。

    张浚也许应该从中劝架,但他什么都没说,反而淡淡道:“事已至此,不若静观其变?”

    ……

    张浚、赵鼎,乃至许多大宋的有识之士,其实都是愿意乐见岳飞有所成的,但是秦桧是一点都不愿意,赵构也不愿意!

    和谈的目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阻止岳飞北伐,阻止他迎回二帝,借此机会夺回兵权吗?

    结果倒好,岳飞变本加厉,竟然不听诏令,擅自对金军出兵,这是要干什么啊?

    拥兵自重,还是想要谋反?

    赵构对此十分恼怒,对于岳飞送来的解释的奏疏也不屑一顾,什么金军抢掠引发冲突,盗掘皇陵,惊扰大宋列祖列宗云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