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九章 必死之局-《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1/3)页

    张宪的提议,岳飞只同意了一半。

    留下岳云在朱仙镇,带着岳翻同回临安。

    岳翻心里是一千个,一万个不乐意,在他看来,临安现在就是火坑,就是龙潭虎穴,回去就是送死。

    “大兄,你莫回去,我也不必……”

    “你和我都回去。”

    岳飞明白张宪如此提议的深意,但仍旧态度坚决,并非是他偏爱儿子,不顾念兄弟,而是一种大公无私的态度,或者说一种美好的愿望。

    岳云只有十五岁,留下朱仙镇是个象征,代表岳家,但不足以掌控大军,如此虽然亦有违朝廷旨意,但已经诚意十足,十分坦诚,官家不至于有过多猜忌。

    至于岳翻,他到底年长些,久在军中,虽也不足以掌控整个岳家军,倘若不回临安,在朝廷眼中,难免会有猜疑忌惮。

    他更担心,岳翻性命急躁,容易冲动,眼下又是如此态度。让他留在朱仙镇,保不齐不冷静,弄出乱子。

    也许本来可以解释清楚的误会,届时反而百口莫辩。无论临安之行结果如何,岳家的清誉不能有损。

    哪怕君上猜疑,誓死都要做忠臣,决不能有乱臣贼子的嫌疑,更不能贻人口实,被人诟病。

    岳飞叮嘱道:“我走之后,军务暂且交由张宪、王贵二位将军主持……”

    “国公,我们定然辅佐好少将军,整顿兵马,坚守中原,等候国公归来。”

    张宪和王贵二人态度明确,纷纷表示要奉岳云为主,只是从旁辅佐。

    “说哪里话,此乃朝廷兵马,并我岳家私军,况云儿不过十五,年少稚嫩,有何能耐掌军?”

    岳飞摇头道:“大军在外,还得靠你们,掌管好兵马,等候朝廷诏令便是。”

    “是!”

    张宪嘴上答应了,但心底里却忧虑不已。

    岳家军到今天这个地步,是朝廷的兵马没错,但岳家烙印已经十分明确,是轻易抹杀不掉的?

    岳云留在固然是好,但确实太过稚嫩了,未来难以服众,岳飞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若是岳飞在临安有所闪失,朝廷在派人前来肢解岳家军,天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当务之急,保护岳飞的安全乃是第一要务。

    自己是无能为力的,但张宪相信,徐还会有办法。

    柔福帝姬还留在临安,高阳王府手段高明,人力物力充沛,且徐还本人谋算擘画明白,想来早有准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