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之后十数代人在川中一直是住坐匠,艰难繁衍。 每月皆需到军器局服役,十数代人下来,也不知为大明打造了多少刀枪、箭头与盔甲。 可即便他们做得再多,也没人能瞧得起他们,甚至没人会正眼瞧一下他们。 只有当他们制作的军器出了问题,才会被官吏找出来问罪。 这样的日子,不仅吃不饱穿不暖,心里也是苦得没法说。 唯一的希望,大概就是家里能出一个读书种子,考个秀才、举人,好改换门楣。 可惜他老王家的种打铁天赋代代都有,可读书种子却一个都没出过。 有时候老王就想,也许他老王家都是上辈子造了孽,这辈子才来受这样的苦。 他从没想过有人能体谅他们的苦,更没想过有人会记得他们为大明做的这么多贡献。 至于说出身朱明皇室、高高在上的公主,为此向他以及无数像他一样的工匠鞠躬道歉,他更是做梦都不会想到。 可今天这事却是确确实实地发生了。 就发生在他眼前。 那位问一句话就能让平时主宰他们生死的大使、副使惊惧下跪的少女,是真的认为他们对大明有功,是真的体谅他们,也是真的在替大明向他们道歉! 在道歉之后,听见公主说在其治下废除匠籍,匠人将与良家百姓一样,官府再找工匠干活儿还需按市价雇佣,老王头更是怀疑他耳朵出毛病了。 或者是脑子出毛病了。 可他掐了掐耳朵、拍了拍脑袋,似乎并没有出啥子毛病。 看看周围其他工匠,也都如他一样,满脸的不可置信。 于是,他终于意识到,公主是真说了这些话! 他再也绷不住了,浑浊的泪水从老眼中汹涌而出。 不自禁地向着那个站在三尺石台上的少女扑通一声跪下,呜咽大喊:“公主~!” 老王头这一跪一喊,就好像点燃了串联的引线,让在场的其他工匠也纷纷回过神来,一个个的都情不自禁地朝三尺石台上的少女跪下,带着哭声大喊—— “公主!” “谢公主!” “多谢公主殿下!” “公主真是大好人啊,大恩大德,草民永生难忘···” 一时之间,军器局前院哭声一片。 一些工匠甚至哭着哭着就笑起来,跟疯了一样。 龙文光等官吏也回过神来,一时不知所措。 小吏还好,如龙文光等官员深知废除匠籍是一件多么大的事,影响又有多大。 可如今朱媺娖话都说出去了,他们便是想阻止都来不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