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见朱媺娖一时不说话,不独张有誉,马士英等阁臣都有些忐忑不安。 因为此事认真论起来,他们这些阁臣确实是有一定责任的。 哪怕朱媺娖不为此事惩罚谁,即便是批评一两句,他们面子上也不好看啊。 最重要的是,这阁臣的位置也可能会坐不稳。 让几位阁臣意外的是,朱媺娖竟似乎自己平息了怒气,道:“诸位都是从政经验丰富的老臣,且说说这粮价该如何平抑吧?” 没人傻乎乎地问为什么要平抑粮价。 且不说粮价腾贵会断了贫苦百姓的活路,逼得百姓造反。 便是朝廷所需军粮,也是有部分需要购买的。 粮价近乎再次翻倍,岂不是意味着朝廷购粮所需军资亦要翻倍? 几位阁臣对视了眼,还是户部尚书张有誉先开口。 “陛下,只能是朝廷从别处调运粮食到这四省来官卖。” 朱媺娖道:“从何处调粮?是否来得及?又是否足够?这些问题大司农可曾考虑过?” 张有誉张口欲言,却又不敢说的样子。 这时黄道周起身一揖,道:“臣听闻去年陛下驾临成都,接管蜀王十数代之积蓄,其中有粮近五百万石,运来江南,定可平抑粮价!” 朱媺娖就知道这些人全指望着四川的粮食。 因此也没多生气,而是道:“石斋先生可考虑过朕问大司农的后两个问题?另外,莫非石斋先生以为过去一年那五百万石粮都不曾动用?” “那么多粮食,怎么也不至于一年就用完了吧?”黄道周如此说,语气却并不怎么肯定了。 说到底,他于实务方面并不擅长,不清楚五百万石粮食能在一年中被用掉多少。 他下意识觉得,五百万石粮食在一年内是消耗不了多少的。 朱媺娖没准备亲自解说,而是道:“传军务院军需司员外郎刘孝廉来武英殿。” “是。” 连翘应了声,便到一旁去拿对讲机联系设立在文华殿的军务院办公处。 刘孝廉是当初就随朱媺娖一起东下的,专门负责处理后勤军需事宜。 因此朱媺娖登基后,军务处升格为军务院,刘孝廉也再次升官,由六品主事升为从五品的员外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