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信了几分,百户官愈发火大了,武选清吏司是什么衙门,这是正管着武人考评的所在。 这个让自己颜面大失的人,该如何处置? 就在百户犹豫的功夫,贾亮又靠近许多,这次贾亮的声音愈发清晰起来。 “这都是误会,本官不是刺客,本官手中没有武器,本官慢慢的过来,大家不要冲动。” “本官方才已经让人去求见陛下啦...” 这一句话管了总,彻底的让百户官放下异样的心思。 贾亮看得分明,这是禁军的装扮,那就说明行宫里面住的是文昌帝,他知道人心险恶,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冲过来,眼前的这些禁军面子丢大了,回去后上官责罚是免不了的,万一这些人恶向胆边生,来了个绝户,事后推说安全起见,这也说得过去啊。 因此贾亮略施小计,解决自己不利的局面。 行宫中,文昌帝看到情况似乎不对,问道:“怎么回事?这就不打了?朕的禁军被他一个人吓住了?” 赵义已经一头的汗水,他不敢回答气头上的文昌帝,又不敢不答。 这时,救命的来了,现场的情况被通传上来。 “刺客是贾亮?” 文昌帝一惊,接着心喜:“这么说,不是刺客,是误会,朕的官员不全是饭桶,起码还有一个贾亮嘛。” 他的心情莫名的好了许多,赵义闻言松了口气,内心暗自感激贾亮。 人的负面情绪是要发泄出来的,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不例外,文昌帝积压了一个冬天的不快,彷佛就随着刚才这一出闹剧发泄出去了,随着他认为的有本事的刺客身份转变,又变得心情好啦。 “陛下,奴婢这就去宣贾亮。” 赵义深知文昌帝此刻的心情,这个时候一定是要见贾亮的。 文昌帝点头微笑,依然举着千里镜没有放下来。 赵义急匆匆的跑下山,将他几十年练就的功夫发挥到了极致,不一会儿便跑到湖边,找到了正和禁军说话解释的贾亮。 大内司礼监头号人物来了,贾亮的危机自然解除。 贾亮一见赵义,听了赵义说“陛下召见”,他点点头,说:“赵公公等会儿。” 然后,贾亮转身,一熘烟跑了。 这下把赵义,禁军一个个惊得忘记了呼吸,陛下召见你让等会儿? 陛下就在上看着呢... 行宫之中,看着这一切的文昌帝,脸色瞬间就黑了,这个突然来的反转,他有点不好接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