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贫僧只是告知而已,并未帮忙寻找,只因二位小姑娘天生聪慧,找不到娘亲之时便去找了方丈,方丈这才命我寻找您二位过去。” 归心一字一句说的极其缓慢,吴婶子一听小声在李诗诗身边说到:“这说话咋这么慢?” 李诗诗看了一眼小和尚随后低声道:“谁知道呢,不过孩子找到了才是正事儿。” 吴婶子心领神会的点点头,随后笑眯眯的看着归心:“那就劳烦小师傅带路了。” 说罢,三人往后院走。 到了后院,李诗诗才知道这原是僧人居住的地方,平常也不待客,顾才没有什么人。 若不是碰见归心,就怕是李诗诗怎么也找不到俩个孩子了。 只是进了后院李诗诗并没见到两个孩子,而是听到了一阵清朗稚嫩的少年音。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你可知这是什么意思?” 接着是婉妙的声音:“这我知道,娘亲曾教过我们,这句话出自论语。说的是奔流而去的河水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流。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 接着那个孩子又说:“你居然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你说跟你娘亲学的?我不信!” 婉然的声音响起:“我娘什么都会!她还会背诗写字,做饭也好吃!比你强多了!” 三人在门口站定,听着屋里声音此起彼伏互不相让。 随后归心走到门口,轻轻叩响门扉,恭恭敬敬的说道:“方丈,婉然和婉妙的娘亲来寻孩子回去了。” 话音刚落,门便开了,一个年近花甲的老方丈,穿着一身土黄色的僧袍一脸慈祥的看着李诗诗她们。 瞧着这位老方丈,面目慈祥和颜悦色,许是在寺庙修行多年,眉宇间竟多了些佛相。 屋里几个孩子依旧争论不休,李诗诗见状心里放松不少。 随后她双手合十道:“有劳两位师傅看顾孩子了。” 方丈一听哈哈大笑道:“非也非也,倒是这两个孩子帮了我大忙了。” 李诗诗不解其意问道:“发生何事了?” 老方丈道:“我这早已经备好了茶水,若二位施主不嫌弃,我们进来一边品茶一边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