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既然屈楚没死,那两万多的士兵是保不住的,自已要不要派兵去救援他们? 宁佑棣脑中转完这些事情,脸色不善地看向叶玉安,“我让你去屈楚身边,你就只给我带来这一个不痛不痒的消息?” “王爷,宁佑北应该是认出我是甲一了,他对我很防备。我和他到了南蜀后,见屈将军的机会都没有。” 听了这话,宁佑棣心里对叶玉安产生了猜疑。 如果宁佑北认出了叶玉安就是甲一,难道就这样轻易地放他回来吗?他们有没有串通什么? 尽管心里有了猜疑,但宁佑棣表面上却没表现出来。 “你通知大家开会,商量要不要派兵救援那两万多的士兵。” …… ** 十天后 从蜀山下山的私兵逃到了义城城墙下。 这十天,经过大大小小的几场战争,二万多的私兵已不足两万,而且一个个形容狼狈,甲胄、武器、装备没有多少是完好的。 要不是对敌时损坏了,要不就是在逃跑的过程中丢弃了。 特别是后勤带的锅灶等几乎全部丢掉。 而屈楚所带的军队情况却完全不同。 西北的士兵长年与狼国作战,地域广阔、灵活机动,因此士兵征战时多是带着干粮。比如肉干、烧饼等储藏时间较长的干粮。 就算要捕杀一些动物、挖掘一些野菜补充饮食,也是就地取材。 因此,屈楚军中出征时除了烧水的锅外,几乎很少有其他的炊具。后勤辎重占比极轻。 这也是屈楚带的军队行动迅捷的原因所在。 …… 现在,双方军队都来到了义城城外对峙。 一方军容整肃、一方形容狼狈。 军容整肃的一方严阵以待,形容狼狈的一方腹背受敌。 前面是紧闭的义城城门,高大的城墙阻挡了他们前进的步伐,他们也不敢进入射程区。 后面是追来的军队,他们是杀人的机器,稍不留神就丢了性命。 而他们并没有等来任何的救援军队,只能孤军做战。 但孤军做战没有丁点赢的可能! 就在这些被夹击的军队左右为难的时候,屈楚令士兵宣读了她让人写的宁佑棣几大罪状的檄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