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前被哈密尔顿合上的笔记本,被寒风翻开了封面。 “可以看一下您的扉页吗?”卡普仑一直带着心事,默默站立在旁边,此时他的童孔突然因某些文字而聚焦。 “请便,指挥先生。” 躺倒的老太太回应声微弱,挥手示意无妨。 卡普仑微微欠身,将其拿起。 被这位平日不苟言笑的老太太记载在工作本扉页的,是一首短诗: 「噢,小红玫瑰! 人间处在很大的困境中! 人们活在很大的痛苦中! 我宁可选择在天国生活! 我行至宽阔的路径, 一位天使前来,企图送我回去。 不,我不愿被送回人间! 我来自辉光,也将回到辉光, 亲爱的初始之光会向我开启一缕微芒, 照亮我永恒幸福的生命!」 “苦恼的质问,庄重的渴求。” 卡普仑状若无人地轻轻念了两遍短诗:“我实在很喜欢它的结束句。” “对我而言,它重要的并非结束句,而是开头。”老太太闭着眼睛回应。 …开头…吗?卡普仑重读,并郁郁而礼貌的点头。 自己和她这两位都时日无多的人,初次见面,却交流着一首不知源头的短诗? “人靠生命本能过活,但活着是为了那些更强烈的动机,也是这些动机令他燃尽生命。”他的语气充满尊敬,仿佛只是评价对方。 仅仅只是评价对方。 “女士,可否冒昧请教它的出处,抑或是否为您自己所写?” “我不会写诗。”哈密尔顿说道,“它来自多年前的故人,老管风琴师维埃恩先生与我的一次通信件中所附赠,从语境来看也非他原创,更进一步的出处我无从知晓…” “《少年的魔号》。” 范宁的开口让身边人齐齐望向他。 “一部由上世纪初的雅努斯诗人‘巴伦特洛’所编辑的在西大陆流传的民歌集,共收录了15首诗歌文本。但这只能算半个出处,因为这些诗歌的最初作者与年代均无从考证,诗人‘巴伦特洛’将其校译为雅努斯语时,手头搜集的资料并非原始文本,而是市井田园中早已辗转多次的转译。” “卡洛恩,到哪碰上的东西你都知道。”希兰看范宁的眼里有异彩。 即使他不从事舞台前沿的艺术工作,他也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学者。 范宁继续平静解释道:“《少年的魔号》内容方面,有偏世俗的,也有部分偏宗教的,如第6首诗歌的对应典故,就是我的《第二交响曲》第三乐章素材——神圣骄阳教会的中古圣咏《旁图亚的圣雅宁各向鱼儿布道》,还有第11首《三位天使唱着甜美的歌》也是令我很迷恋的事物…” “而维埃恩管风琴师信件中附赠抄录的这首,应是第12首,其标题为——《初始之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