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徐知州哭笑不得地敲响斐公子的门,却被古妈妈告知斐公子去河边了。 他特地绕道路过小溪村幼儿园,想看看这幼儿园到底有多好。 结果看到一群身穿统一古怪服饰的大孩子小孩子男孩子女孩子一齐在宽敞游乐场里疯跑嬉闹,惊得眼珠子差点都要掉出来了。 这这这... 不分男女,统一浅褐色细麻布圆领盘扣窄袖短衣,浅青色长裤,黑色布鞋。 腰上没有系带,倒是脖子上系了个古怪红绸,随着孩子们跑动随风轻扬。 这还不是最怪的。 徐知州在一群孩子中,看到几个小光头,那光头被汗水润得油光水亮,在日头下闪闪发着光... 莫不是德天寺的小沙弥也来了? 不像啊。 头上没有戒疤。 再看其它孩子,似乎头发也都很短,最长的不过略过肩头。 正想找个人问问,就看两个妇女过来喊集合,孩子们听到喊立刻停止嬉闹规规矩矩排起队,一个跟着一个跟着妇女朝一个方向走去。 徐知州不明所以,好奇跟了上去。 大约走了两百米,孩子们分男女分别进了离河边不远的两间大屋子,里面传出说话声及水声。 徐知州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听到站在门口的妇女一边给孩子分发什么,一边交代怎样洗才能彻底将头虱杀死。 徐知州恍然。 原来是长头虱了。 夏季头虱多发,且传染性极强,只要有一个孩子得了,很快就会传得周围的人都长头虱。 但也不用把头发剪了吧。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用皂角草木灰洗头,再用篦子多梳一梳不就行了... 徐知州哪里知道,因为发现得晚,发现是头虱时,幼儿园的小朋友几乎都被传染了,连刚出生的孩子都不例外。 几个严重些的孩子头发和身上都被抠烂了。 罗锦请了大夫,大夫建议将孩子们分离一段时日,等彻底清除了头虱再来上学。 但如今村里的大人一个个都忙得不得了,将孩子一个人丢在家里哪里放心,于是有人家主动提出来给孩子剃光头,不休学。 将剃下来的头发用布包起来收藏好,也算不上毁伤。 这一法子效果好又见效快。 加上小亮给大家科普头发太长又不勤梳洗的话容易滋生疾病,罗锦也适时提出幼儿园的孩子必须保证每日清洁才能来上学,于是不少人家从实际情况出发争相效仿。 村里一时剃发剪发成风。 为了奖励大家讲卫生的习惯,斐公子出钱给村里修了公共澡堂,还给每个孩子发了三套园服。 说起这园服,虽然也是麻布做的,但不同于村里人常穿的粗麻布,是用贵一些的细麻布做的。 透气清爽,柔软舒适耐洗耐晒。 很多孩子长这么大都没穿过这么好的料子,爱惜得不得了,不洗干净都舍不得穿上。 半大孩子学了新知识个个都是小话痨,回家自觉给家里的大人做思想工作,如今村里的大人都知道每日下工后要去澡堂子洗干净再回家。 加上村长爷爷腿脚好一些后,不停在村里溜达检查哪家卫生没做好、哪家门口不够整洁,还说白姑娘要请贵人来村子里安家为村里人谋更多福利,他们要自觉注意村子形象和个人形象巴拉巴拉。 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小溪村人人都知道村容村貌人人有责,一个个自觉得不得了。 在澡堂子门口看了好一会儿,等孩子们洗好走了,徐知州又看到有大人陆续从煤工坊、建房工地、庄稼田的方向往这边聚集而来。 大伙儿一个个笑容满面地互相招呼唠嗑,进去后自觉快速洗完穿上衣服出来,为后边排队的人腾出地方。 上百号人,没有拥挤,没有插队,没有不耐烦,每个人都自觉友好又知礼...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徐知州仿佛看到一个高度自治的理想新世界,冲击有些大,一时间脑子里各种想法乱窜,只觉得整个人都麻了。 等他一脸思索在河边找到斐公子时,见到往日如谪仙般的好友正在指挥一群人在河边装一个似水车又不似水车的东西。 “子宴!” 徐知州仿若找到主心骨,高兴喊了一嗓子。 不知道是他声音太小还是好友没空搭理他,斐公子没有回头。 徐知州只好小心翼翼踩着石头往水边走去,结果一个脚滑踩到水里,他一声惊呼,前面好友终于回过头,被他的狼狈模样搞得一愣。 “远志什么时候来的?” 阿礼忙过来搀扶,见公子没有要过来的意思,徐知州又一身狼狈,只好道: “公子,我先送徐知州回去换身衣服。” 斐公子点点头示意他们快去,接着转头继续忙自己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