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弟弟你放心,到时候为兄会辞官陪你一起归乡。” “那算了,教书就教书吧。” 一听这话,苏长歌无奈的摆了摆手。 兄长这份愿意辞官陪他归乡的心意,他心领了,但要是真辞了,往后谁罩着自己?阉党和丞相还不得疯狂报复自己? 这群人之前顾忌兄长的身份还是暗杀。 辞官后人家直接改成明着下手。 而如果孤身返乡,相隔万里,少了兄长的庇护,家乡还不如皇都安全。 这样一想,不就是教书吗? 教! 前世就是历史中文系教授的自己,又不是不会教学生。 “啊?” 见状,苏子由有些惊讶的看着弟弟。 在他眼里,弟弟苏长歌一向是铮铮铁骨,软硬不吃,恪守读书人的原则。 老皇帝用这种手段去逼他教书。 他肯定不会答应。 因此就在刚才,苏子由已经做好去恳求陛下的心理准备。 让弟弟留在皇都,或者兄弟两一同返乡,路上自己还能保护他的安危。 “为国育才乃是重任。” 为了不引起怀疑,苏长歌仿着原身的语气,大义凛然的说道: “我岂能因一时之气而枉顾大义。” “长歌宽宏大度,明辨是非。” 闻言,苏子由毫不吝啬的夸奖道:“咱们犯不着跟阉党和丞相那帮人怄气。” 随后,又低声问道:“既然弟弟你已经答应,那为兄这就去向陛下禀报,安排你到太学院教书的事情,你看如何?” 苏长歌刚想点头答应。 但接着似乎想到了什么,说道:“大哥,我有个请求。” “我怎么教书,外人不许干涉。” 苏长歌做事,习惯先把丑话说在前头。 他不爱惹事生非,也很好相处,但如果有人在旁边指手画脚,不讲道理,那他也不会给对方留情面,更不会忍气吞声。 当然,这一切都站在自己有‘理’的情况下。 而在大晋,皇帝就是最大的‘理’。 皇帝开口既是天宪,在大晋王朝无论是谁,就算再不爽都要听着。 “行,这件事交给为兄。” 苏子由想都没想便答应下来,“为兄此行觐见陛下,一定让你满意。” “小弟谢过大哥。” 苏长歌郑重的出言道谢一句。 这是他前世养成的好习惯。 口头感谢虽然看起来廉价,但却是对他人施以援手时的正向反馈。 “你好生休息,为兄这就去办。”听到弟弟的感谢,苏子由瞬间感觉自己浑身充满动力,立刻就要赶去觐见皇帝。 不过即便如此,在离开房间时。 苏子由依旧不忘蹑手蹑脚的阖上房门,生怕打扰到弟弟休息。 第(3/3)页